系列专题:《陌生人变贵人:偏要和陌生人说话》
第1章 中国式社交,为何对陌生人说“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告诫人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观念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也有很大的弊端——它将陌生人拒之门外,是扩大社交圈子最大的障碍。 你会和陌生人说话吗 每个人都有过和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哪怕问路或被问路。通常是 什么因素使你有跟某个陌生人说话的欲望?或是主动开口帮忙,或是询问信息,或来源于内心的倾诉欲望,或仅仅是以此无聊地打发时间。 当然,也可能是陌生人身上有什么触动了你的好奇心。什么样的 陌生人安全无害?你不知道,这取决于你设定的安全感尺度,而直觉会让你作出判断。下面的几种情形,基本上代表了时下大部分人对陌生人的态度。 有贼心,没有贼胆 或许你会以为一个在熟人圈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花样迭出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也会落落大方、热衷于表现自己的。

然而,这个推断不是百分百的正确,有相当数量的人在家里和朋友圈子里都很随便,但一遇到陌生人、陌生的场合,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仿佛到处都是陷阱,而人们的目光、即便是友好的目光,在这些人看来也如芒刺一般。他们虽然也渴望与陌生人交流,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但就是“有贼心,没有贼胆”。 今年24岁的小米,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她的忧虑却越来越重。虽然她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处理得相当融洽,但她却害怕见到陌生人,每当与陌生人交流时,经常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有晕倒的感觉。为此,她几次求职均受挫折,一直打不开交际圈,更不知道毕业后该如何踏入社会…… 小米为此相当苦恼,她内心其实很想跟陌生人交往,但是她一见到陌生人,就没有来由的感到恐惧。 每逢过年,总有很多人会带着一些礼物来看小米的父母,家里很热闹。平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客人们总会事先打电话过来,小米就跟父母讲要出去一会儿,然后,她就在外面独自溜达。估计到了客人要走时,小米再打电话回家,问客人走了没有,她要等客人走了以后才回去。 无独有偶。 吴莉做外企部门主管已经好几年了,跟同事和下属沟通,她巧舌如簧,办事雷厉风行,可一见到陌生男子,她就会紧张、脸红,甚至连与对方对视一眼的勇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