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动物类食物(9)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捕捉水鸟

  潜入水中,用芦苇或其他植物伪装头部, 小心翼翼地靠近水鸟的巢穴或水鸟时常出没的地方。但要小心鸟类在防卫时是十分凶猛的,尤其是大型的猛禽,如野鹅和天鹅等。

  有些地区也利用大葫芦瓢戴在头上。葫芦瓢上一边留有口,供呼吸和观察。葫芦刚好浮在水面,捕猎者隐蔽在水下,这样可以很容易靠近鸟类栖息地而不被发觉。为了迷惑鸟儿,可以先在水面上扔几只葫芦。抓到野禽后,将其突然拖到水下使其窒息而死。

  坑阱

  在鸟类经常觅食的地上挖一个深约90厘米的洞,宽度根据捕捉的对象而定。在洞的周围撒上谷物,越靠近洞口,谷物密度要越大。

  先将诱饵放在洞的周围,等鸟儿进一步前进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时,冲赶它们,在慌乱中它们没有充分有效地展开双翅,就会糊里糊涂掉入洞中,一时难以挣脱。

  20.3 危险动物

 第54节:动物类食物(9)
  除了自我防卫外,动物们一般很少攻击求生者,多数情况下它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避开你。遇到大型动物如大象、犀牛和河马或者那些属于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的机会很少。不要把帐篷搭建在动物饮水的水源边或者有动物足迹的地方。否则,很可能就会被一群大象包围,或者迎面奔来一头好奇的美洲狮。

  鳄鱼极其凶猛,除非它们很小--但也要当心是否有一条更大的鳄鱼在水下追随着你们。在你用武器刺伤头部有角动物前,它们可能会用角伤着你。刚刚成熟的雄鹿在发情期极其好斗。不仅仅只有有蹄动物才能给你致命一脚--鸵鸟踢中也会造成伤筋动骨,严重的甚至会丧命。

  常常有许多关于狼的传说,其实在野外遇见狼的机会并不多。有些童话故事讲述它们的贪婪、凶猛,其实都是夸大其词。狼可能会对你感到好奇,从远处注视着你。但在被一群凶恶的狼群追赶时,你会发现原先带着一品脱的食盐是多么明智啊。如果你伤势很重,失去了自卫能力,狼群很可能会干掉你。贪婪的鬣狗也会成群地猎食。尽管它们通常比较胆小懦怯,但作为肉食性动物,它们还是非常厉害。遇到人类时它们也许会卷起尾巴逃走,因此,就让它们去吧,千万不要轻易攻击它们。

  大型的类人猿杀死一个人非常容易--但通常它们只会发出要你后撤、不要冒犯的警告,它们一般很少攻击人类。你可能常会与小猴狭路相逢,这是极其危险的--它们的牙齿十分厉害。动物咬伤后要仔细清洗伤口并彻底消毒,否则很容易感染。被所有的动物咬伤,都可能导致破伤风,被有些哺乳动物,包括吸血蝙蝠咬伤后还可能会引发狂犬病。

  一般情况下,蛇类在没有触动时不会造成大的威胁。应留心检查衣物、床被和各种装备,以防各类不速之客--爬行类或各种昆虫隐藏在里面。懂得与它们和平共处十分必要。偶然,也会发现蛇或蜈蚣钻入暖和的被窝里。这种不愉快的事时有发生,有时一觉醒来,发现一只不受欢迎的来访者早已舒适地躺在了自己的腋窝下或其他的私处。切记,它们并非要攻击你--只是贪图享受罢了。轻轻移开身体,保持镇定,脱离它们,然后再赶走或杀死它们。

  21 捆绑猎物

  伤兽或落入陷阱的困兽危险性更强。在接近前,仔细观察猎物是否已经死亡。

  将刀或尖桩绑在长棍前端,刺破猎物的颈部和主要的骨骼肌。失血会使它们变得十分虚弱,这样你就可以安全靠近了,并用棍棒击破它的头部。

  如果有同伴,可将猎物牢牢绑在粗木条上,两人抬着走会轻松许多。不要把猎物的尸体直接放在帐篷里,否则会引来其他的肉食性猛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3676.html

更多阅读

第68节:动物类食物(23)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蜗牛类  在淡水、咸水甚至荒漠地带都有。在非洲地区有的巨型蜗牛长达20厘米。蜗牛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要采集那些外壳色彩艳丽的--它们可能有毒,尤其是在热带水域中的海螺,喜

第67节:动物类食物(22)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蜜蜂与黄蜂  所有的都可以食用,包括蛹、幼虫和成年蜂。蜜蜂还能提供蜂蜜,这是自然界最好的馈赠--很容易消化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但是不易采集,蜜蜂会誓死守护自己的蜂巢。白天工蜂会飞到

第66节:动物类食物(21)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洞穴巢:海燕等一些鸟类都在洞穴中做巢,它们的巢通常位于人迹罕至的海崖峭壁及岛屿上。它们白天整天在海上觅食,夜间回归洞中栖息,这时可以捕捉它们   不会飞行的鸟:鸵鸟(非洲)、三趾鸵鸟(南美

第65节:动物类食物(20)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蟾蜍体皮上长有令人讨厌的瘤腺,在远离水边的地面时有发现,但它们的肉味很糟糕,又有剧毒的皮肤腺,所以不要吃。   蝾螈和火蜥蜴,在水中或近水区域生活,可用同样的方法捕捉,肉味也还可以。

第64节:动物类食物(19)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踪迹:只会见到后足的两脚印,与大兔子的脚印有点近似,只是因为它们的前腿并不支撑体重,所以很难见到前脚印。   负鼠  生长在美国南部至南美洲一带。体型小,夜间活动的食腐类动物。在澳洲

声明:《第54节:动物类食物(9)》为网友斧斩苍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