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一本救命的书:怀斯曼生存手册》
仔细研究动物的身体特征以及生活习性也可以避免许多错误。选择诱饵和设置地点十分重要。要不断尝试,耐心等待。猎物初次遇到新鲜事物时一般都有疑虑,慢慢就会逐渐接受--这时就更容易上当。 即便是在行走的途中,也可设置一些简便的陷阱,收获也会颇丰的。如果打算在某地露营时间较长,那就可以很好地策划和设置了。陷阱设置得越适当,数量越多,成功的几率也越高。 尽可能大范围设置能控制的陷阱线,早晚各检查一次,取下猎物后重新布置好。必要时还可以修复,多次不起作用的陷阱可以移到其他地方。为了提高效率,在设置陷阱时必须使其灵敏性很高,"弹无虚发"。可能好几次失败才能换取一次成功--不必沮丧失望。如果陷阱没有被触动,而诱饵却已不翼而飞,就说明诱饵没放好位置,或者是由于触动机关不灵,重新设置时要考虑到这两方面。 在规律性的查看过程中,可以同时浏览该地区,留意任何蛛丝马迹,扩充或改正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了解植物及其他有用资源,为以后采集做好准备。 19.1地点选择 查找猎物的踪迹,它们奔跑时留下的足印可能是从巢穴至饮水或进食处必经的路线。沿着这一路线找到任何自然的隘口--动物必须经过的地方--设置落石阱。猎物穿过障碍物的通道,也是布置陷阱的好地方。 陷阱不要太靠近猎物的巢穴,在这里它们常常静伏聆听、嗅探气息,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它们的疑虑,从而静卧不动,或改变路线。也不要把陷阱设置在动物饮水的地方,在这里它们也很警觉,稍有异常就会引起注意。 如果将陷阱设置在动物固定觅食场所,也许会使它们避开并改变活动路线。不过在惊慌失措时,动物们往往会慌不择路,本能地选择最短的路线逃跑,这就是那些很明显很粗劣的陷阱也时常奏效的原因。特别是受到惊吓的兔子,最容易落入陷阱中。 19.2陷阱的设置 设置简单的陷阱只需要绳子或金属线即可。金属线可以很容易使绳索张开。救生用的马口铁罐上的金属线就十分不错。更复杂的装备也只不过需要一把利刃--用来加工木料。选择材料十分重要。要选择弹性强而且坚韧耐用的木材,不要选择枯死的树木。榛木很易弯曲,弹性强且很有力量,是理想的首选材料。 19.3 陷阱的类型 陷阱设计专家们会列出以下需要的材料: 轧刀、扼绳、吊架、缠网、落石、圈套等。 弹性幼树很容易使猎物吊在空中,幼树越高,力量越强,就越有效。有些陷阱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设置。 19.3.1 绳套阱 绳套是最简单的一种陷阱,任何救生宝盒中都应备有金属线,用来布置圈套。应该选择那些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金属线,一端有圈,以便使另一端从中穿过。然后,紧紧拴在树桩、岩石或树上。绳套是个活结,可以将小动物的脖子或大动物的腿套住。 可以用绳子、线、金属缆线等临时制作绳套。布置陷阱时要考虑猎物的生活习性,如兔类喜欢站在较高的草地上,四处观察,对周围环境放心后,才会跳跃式向前奔跑。把绳套放在障碍物前方的一定位置上,正好同它们一次跳跃的距离相吻合。如果绳套太靠近障碍物了,兔子就会冲过去,而不会被套住。 绷紧的绳套阱 用有弹性的幼树绷紧绳套,可以将猎物弹离地面并吊起来,这会使陷阱更为有效。一方面消除了动物挣脱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其他动物偷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