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受益终生的快乐圣经:不抱怨的智慧》
向内求 幸福,只能向内求。若是试图在外、在环境或别人身上寻找幸福的下落,那就错估了应有的焦距。 认识一位精品店的年轻女老板,她常在大白天踩着咔咔叫的懒人高跟鞋上街,边逛边买,还边抱怨上海的货色不够好。她的精品店通常下午才开始营业,妹妹帮她看店,不少老顾客也带来稳定的营业额,她既有钱又有闲,看来人生真是非常的美好。 原本希望从她那里听取一些有关女强人、女闲人的生活逸事,没想到听到的多半是生活乏味、男友太忙没空陪她、家里的宠物狗愈来愈烦人、好久没出国玩之类的事。 这种看不到自己幸福的毛病就像感冒一样普遍,不只是好高骛远的年轻人容易罹患,吃过很多盐、走过很多路的老人家似乎也常常不自觉地陷入。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朋友,每个星期几乎都要回杭州老家一趟。孝顺虽是一种美德,但是对于每周得工作五天半的他来说,这可是项体力大挑战,尤其缺乏约会的时间,他对一些心仪的女孩都无法好好地培养感情,走到了坐三望四的年龄,还是光棍一条。 母亲不知从哪儿学的,开始施展年轻人的招数,每天通过电话跟儿子说自己年老力衰,这里痛、那里不舒服,无疑就是要儿子回家看她。
![第35节:向内求](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40984530832.jpeg)
正巧他是个孝子,即使工作得很累,还是挂念着母亲的身体,大老远地坐车从上海到杭州给母亲送补品。其实,老母亲日常生活都有未出嫁的妹妹在照顾,妹妹也曾带她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医生都说母亲身体很健康啊,只是部分器官有老化现象,但并无大碍。 可母亲每次听到医生这样说,不仅不感到高兴,反而会板起脸来说:"我明明就身体不舒服,你们还说我没病,难道是我在装病!" 人常说,老小,老小,年纪有时愈大,心性反倒会跟小孩子似的,喜欢撒娇取宠。面对年华老去,体力衰退,老人家的身心确实承受着压力跟辛苦,这份不安,他懂。所以即使再忙,或有其他的事情,他都会尽量腾出时间回家陪伴母亲。 而母亲只要一看见儿子回来,心情一开朗,拐杖都可以抛在一边,忽然健步如飞了。平常她八点就要上床睡,现在可以和儿子聊天聊到夜深露寒。她还能亲自下厨帮儿子煮面、热菜,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亲戚看了,都笑说母亲真会装病,儿子却非常高兴自己能带给母亲欢乐。 其实,母亲的幸福何止只来自儿子。平常妹妹和亲戚都会帮她沐浴、更衣、做饭和打扫屋子,医生也常开些"安慰药",说说笑话治疗她的心病。 黄昏时,邻家婆会陪她在附近庙城散散步,住在市场旁的收经婆也会抽空来家里帮她挽面、梳包头。她老人家有这么多人关心和陪伴,她却从没正视过,没满足过。 很多人对于自身的幸福不知不觉,他们的心灵也许偏执地寄望在特定的人和事物上。如果,你正是那个人,或你拥有他所渴望的那件物,你就是他幸福的关键。但这个幸福的关键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像这位母亲那样幸运,自己的儿子那么孝顺,正是自己的开心药。终归到底,人还是应向内求,感知自己的当下,才能把幸福与快乐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