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受益终生的快乐圣经:不抱怨的智慧》
扫心地 我们都知道,地面不经常打扫,就不会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同理,一个人的心不常清扫,生活烦恼的尘埃就会在心中堆积难除。 "怎么扫呢?" "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觉照、念念分明、念念做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尘埃扫掉了。" 这是佛陀和弟子周利盘特迦的对话。据说佛陀教了周利盘特迦一句偈语,但周利盘特迦在一百天里,都没把这句偈语读熟。前面学会了,后面便忘记了;后面学会了,前面又忘记了,始终都没有办法记下来。
![第4节:扫心地(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41212054041.jpeg)
于是慈悲的佛陀把周利盘特迦带到了一个清净、安静的房间,指着房内的扫帚说:"既然没有办法记住那句偈语,就只念‘扫帚‘好了,这样应该不会忘记的。扫帚是用来清扫灰尘污垢的,我们的心中也有很多无明、烦恼、怨气,使宝镜蒙尘,也应该把这些扫除。" 佛陀说的"宝镜蒙尘"是理,"扫地"是事,理和事是相通的。周利盘特迦在理上不能理解,佛陀就教他先从事上入手,由外而内,借着扫地来显理。因此,如果不太明理,不妨先从事上做,从事上修,时间久了,慢慢就会由事及理,从事显理。佛陀还教导周利盘特迦"扫除的意义就在于除去尘垢",进一步教他除垢。尘垢,我们的心中也存在,在除去外面的尘垢之时,也要除去我们心中的尘垢,当心中的尘垢除尽时,智慧自然也就开了。 佛先教他念"扫帚"、"除垢",然后再进一步体会除去外面的尘垢之后,还应除去心中的尘垢,而周利盘特迦也确实找到了这一条修行的道路。所以,周利盘特迦就说:"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对于生活在凡尘俗世中的我们,明理最终是为了做事更有秩序和规章,自己的生活、心境更加明朗与惬意。定期性地清理自己心头的尘垢才能更进一步。试想一下,假若我们心头的尘垢越积越厚,就会像家里的垃圾桶堆满了废品一样发出难闻的气味。也许你还不明了自己的心中都有什么尘垢,那你先试着想想,你时常易怒吗,生气吗,抑郁吗,得理不饶人吗,斤斤计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