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遇到几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引发了我对于探求管理之道的更深入思考……
其一,一位老板深有感触地跟我说,最近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大势比较好,我的企业每年均以200%的速度在增长,我这两眼就只盯着市场运营,当我转身回过头一看:我们公司有员工1000多人了,再经我这么仔细一盘点,竟然发现这些员工并不是企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形成的人才存量资产如何处置……
其二,一个制造类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给我讲述这样一件事情,前一段时间,我们公司发生了一件流血冲突事件,事发原因很简单,就是制造车间的工人嫌车间工作环境太差,已经影响到工人正常的身心健康,要求车间主任向上面反映一下情况给予环境改造,可就这一最基本的、合理的需求竟然被车间主任无数次地置之不理,当最后一次请求被蛮横地拒绝的时候,愤怒的工人就冲出拳头打得车间主任鼻口流血。这件事情震动了公司高层,我们并不没有处分这些工人,反而思考:我们在管理上是不是真的存在着问题?这些年来,企业发展得很快,而在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只关注:这件“事”你做得怎么样?而你员工个人有什么物质利益上的需求,有什么工作环境改善的需求,有什么职业发展的需求……我们不会去关心或关心很少。员工除了有衣食住行等生理上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有更高的,比如自尊等很多方面的需求,而我们一直都没有这个意识去关注。
其三,一位企业老板说,其实我是一个很愿意与创业者分享的一个人,去年,我把下边一个子公司的股份进行了分拆,分给与我一起创业的三个创业元老,即常务副总裁及其他两位副总裁,每人各15%的股份,结果直接导致我的常务副总裁向我提出辞职申请,问我:凭什么他们两个人拿的股份跟我一样多?我为公司所做的贡献有多大,他们两个人怎么能跟我比……我就在想:这样的股份奖励还不如不做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到底如何分配?制定薪酬福利政策的依据、基点是什么?
一路上走过来,或许我们aihuau.com整天都埋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和以上几位一样面临着各种管理问题与困惑……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们的管理行为越来越偏离管理的本原、基点,管理问题越来越多……
带着这样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走近人力资源管理,共同探求一下企业为什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精髓与要点是什么?看看最终我们是不是能找到管理的本原问题?
当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就这么几个人,大家干得怎么样,即员工的工作行为、过程、结果如何,老板心中都有数,到年底的时候,根据他们工作的表现情况,分别派发一个红包,你5000元,他8000元,大家都感到自己所得跟自己的付出差不多,工作得到了认可,很高兴,工作干劲很足。
当公司大了,一群人——领导、部门经理、更多的员工,聚集在一起……问题就来了……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到北京一家中等的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员工约有1000多人)担任人力资源总监,来之前先跟老板谈好工资,就说:年薪总额30万元,每月固定发放税后2万元,其余部分年底根据绩效考核发放。她一上班,当公司全体员工工资表一拿上来,她当时就傻了,与她同级别的财务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4万元,成本控制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7万元,营销总监月固定薪酬税后3.5万元……她感到极不公平,终于忍到了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在向老板提交转正申请的同时,也提了加薪的请求。本来老板对她的三个月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可就这一加薪的要求一提出,她的转正申请迟迟没有批下来,她知道老板对她的看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半个月后,她就先提出了辞职,离开了企业……其实这样一个结局对于企业与她都是一种损失。
通过这些例子,我是想说明,企业大了,从人到人群到一群人会产生公平、效率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得到一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简单认识:人群需要管理,管理为了公平、效率,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效率,实现共同的目标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也可换句话说,衡量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企业是否相对地解决了公平问题,从而是否产生了效率,实现了共同的目标。
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将一个人的能力转换绩效,如何将一个人的品格转换成对企业的忠诚度/敬业度,这两个转换缺一不可。比如,选人的时候,我们要找到符合企业与职位胜任素质标准要求(德才兼备)的人;用人,是要把一个人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实现价值增值;育人,就是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职位胜任力,以提高其绩效;留人,将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具有核心能力的人保留下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如何将一个人的“三性”转换成“三效”,“三性”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效”即企业的效率、效果、效益。
最后,作一个总结就是:企业要想最终做强做大,回归人本是企业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