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我见过很多知识分子,特别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有特别高要求的人容易恐高。对这个问题,第一自己解决不了,第二觉得也没什么大妨碍,反正也死不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既然想做一个健康人,就永远要处在一种无所畏惧的健康状态之中。有了不健康的因素就应该拿掉。 恐高症,除了小时候从床上摔下来,或者被大人举到高处吓着以外,这两个原因可以查一下。如果没有这两个原因,恐高就是因为一个很平常的原因,从小对高目标的追求,使潜意识产生了对高目标的畏惧,转化为生理的、视觉上的恐高症。根据我的研究,恐高症在那些责任心强、努力学习的知识界特别多。 你看那些建筑工人没有几个恐高症。从农村招来很多建筑工人,马上让他爬高楼,他不害怕。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回答:明白。) 这是心理上的微妙之处。 讲一点点心理学的小常识。 我们的心理经常像做梦一样做一个象征,因为你在学习中、人生中追求高目标,一方面很向往高目标,也很喜欢高目标,另一方面对高目标有点畏惧。这个畏惧又不表现出来,自己也不知道,于是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怕高。 恐高症与梦一样,它转移地表现了你对高目标的一点畏惧。 那么,有恐高症的朋友,首先要检查自己在人生中是否做到了既积极又放松。既要有高目标,但又不要有高目标的压力。我偶尔看看球赛,大家知道,比赛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实力问题,也还不是具体的战术问题,而常常是心理指导问题。 什么状态最好?自信,但又轻松,同时兴奋。这种状态最好。 学生们都知道,如果你小时候不能考出好成绩,就怕对不起家长,在家长那儿不好说,这个压力是不好受的。如果某个高目标是必须完成的,可是又觉得有可能完不成,感到有压力,这个状态并不好。

我们的足球竞赛,包括任何一种人生竞赛,都要有必胜的信心,可不要有必胜的包袱。要轻松,不在乎输赢,可是又要争取赢。这个微妙的东西大家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