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她鼓足勇气说了一句,还是跟蚊子一样,声音很小。因为人多,她尤其不敢大声。 我说这样不行,要大声。 她第二声比第一声大了很多,但是比起一般人还是小声。 我于是说,你进步很大,但还要更大声。 于是她的声音更大了。 我再一次鼓励她的时候,她大喊了一声。周围的人给她鼓掌。 我说,你刚才大声说话的时候有感觉吗? 当那种声音和信心冲出来时,不是理智,而是感觉。 她说,有。 我说,按照这种感觉,大声说一句话。 于是她非常宏亮地说了一句话。 我说,再重复一遍。她又重复一遍。 我说,再重复一遍。她又重复一遍。 大家为她热烈鼓掌。 这个事例不过是用了心理学的行为疗法。当然,它需要互相信任,需要一个场的激发和调动,需要在行为中固定自己的感觉,在重复中把这种感觉巩固下来。 人是可以改变的。 由易而难,鼓励原则,积极暗示 人各有不同的思维特点、行为素质、心理特点,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是不能改变的,那再愚昧不过了。如果你认为能够改变,那么,很多东西改变并不困难。就好像我在电台做直播,一位家长通过电话提问,说我的小孩不敢大声说话,还有个家长也提这类问题,说孩子很怯生。我说,解决这种问题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家长。 我讲了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由易而难。 孩子认生,那么你就寻找一些半生半熟的人做过渡。孩子在父母面前不认生,在外人面前认生,就寻找一些虽然不是父母,但是与家人熟悉的朋友过渡一下,让他学会和他们交流。 第二个原则是鼓励原则。 只要孩子在由认生向不认生转化的过程中有一点表示,有一点进步,立刻鼓励。 第三个原则是永远不能对别人说我的孩子认生。很多人的性格弱点就是小时候被周边环境、包括自己的家长这样暗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