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一个女人的88篇花钱心得:有钱好好花》
现在中国人小富则安了,对奢侈品的追求开始了井喷式的爆发,人民群众都不可避免地在奢侈的道路上昂首高歌,一路奋进,当然其中也不乏媒体推波助澜,在一些号称代表知识分子品位的生活周刊上成天做一些奢侈品的封面文章,把中国人一颗向往奢华的心吊得忽悠忽悠的。有一个曾经在下午的电视节目上教人做菜的貌似中年男子,如今也开始做时尚节目,并且在一期名为《奢侈品入门指南》的节目中,这样指导大家:“用化妆品如果用2000以下的,那就是毁容,所以一定要用Dior; 戴戒指要戴周大福;手表要戴Swatch;衣服要穿Prada……” 我一直怀疑这个节目主持挂着貌似憨厚的笑容,实则是在说一个冷笑话。要不然这样一期把这四个明显不是一个档次的牌子混为一谈的节目怎么可能在号称中国时尚之都的上海顺利出街,并且至今没有听到口水声呢?

当然,我们在上海见到更多的是一些刚从恒隆广场买了新款LV手袋出来,转身上了公共汽车绝尘而去的上海女白领,因为刚才那个手袋,是她两个月的工资还多,而她已经为此吃了三个多月的盒饭。又或者是一些从杰尼亚专卖店里出来,手里拎着一件价值超过他一个月工资的衬衫的年轻政府公务员。他没有上海女青年的困惑,因为他手里的衬衫,并不需要他自己付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混搭式奢侈品入门指南的出现还是符合时机的,因为我们才刚刚学会在《疯狂的石头》中嘲笑黑皮的那句名言:“名牌!班尼路的。” D版生物链 最近我突然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条D版生物链。拿这几年万众景仰的LV当例子来说,路易?威登的女继承人高居金字塔的最上端,她也是世界顶级富豪之一,这是她命好托生在了好人家,我们恨也恨不来的。生物链的中端,是如米兰站这样的二手手袋店,从一间小门脸起家,如今已经在香港开到大街小巷都是,赚得盆满钵满。这边收进来那边卖出去,握手处的皮子已经发黑的二手LV手袋,照样摆在货架上标价上千元,照样有人自由行过去买,不服都不行。当然,配皮会氧化变色,这是鉴别真假LV的一条秘诀之一,有人把这种经过使用留下的氧化痕迹称为“蜜蜡色”,顿时让这一点使用痕迹身价百倍并且具有了美学的价值。生物链的中低端,是冒牌米兰站,比如上海街头时常可见的挂着“香港米兰站”的牌子,欺负有些人不看报纸,不知道米兰站还没有开到上海的事实。生物链的最底端,当然就是如北京的秀水街、上海的襄阳路、广州的上下九、深圳的罗湖商业城这样的地方,超A货叫价近千元,A货数百元,只有那花皮略似,其余皆不像的明显盗版货,大约几十元就能买一个,在菜市场买菜和卖菜的经常撞包的,一般都是这些。 发现了这个理论之后,我大为得意,认为生活中的经济学,从此再不是茅于轼这样的经济学家的专长,比如这个盗版生物链的理论,茅老纵使学贯东西,也是想不到的。可是,在推广我这套理论的时候,却遭遇了不少的阻击。首先,在现在的中国谈盗版本来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支持盗版则政治不正确,而大张旗鼓地反盗版,就容易被人鄙视为装清高,更有人劈头盖脸地问:“您没买过盗版碟?您的电脑没黑屏?您发誓在月薪5000元的时候,您从来没对那些价值400元上下盗版手袋动过心?或者,您在淘宝上,看到原单二字,您发誓从来都是绕道走的?”不,我不敢发誓,在这个女明星出席活动都穿山寨礼服的年代里,没人敢发这个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