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什么是有价值的提案 必须强调的一点就是"有价值的提案"本身没有固定的标准--在没有人给出提案的时候,任何提案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某类问题还没有人触及,任何触及这类问题的提案都是有价值的……
![第40节:什么是有价值的提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1224270185.jpeg)
在一定程度上指出"有价值的提案"的标准,将帮助提案者完成更有针对性的思考。比如:启发自己和他人思考的提案;澄清现象的提案;有助于控制情绪的提案;针对自己工作如何改进的提案……等内容都属于"有价值"的范畴。 与此相反,反驳他人提案的;在没有澄清现象之前就给出答案,或者试图给出答案的提案;仅仅向他人提出要求的提案;仅仅针对自己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给出提案的(这类提案往往不是找借口,就是做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检讨,甚至会指责系统不科学)……等内容则属于"没有价值"的范畴。 没有结论的提案 提案必须有结论!所谓结论,就是具体到接下来怎么说、怎么做的层面,明确到底哪些说的内容和做的内容和以前"不一样"了?! 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有条件地容忍"没有结论的提案",这就是第一次触及某类问题。因为是第一次,因为没有相关的参考,因为要保护提案者的积极性,所以可以在第一次容忍仅仅暴露问题的"没有结论的提案"。 从第二次开始,所有的提案都必须给出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给出"完全正确的结论",甚至并不意味着必须给出"正确的结论"。这不仅仅因为要保护提案者的积极性,更是因为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只要在怎么说、怎么做的层面给出结论,不论正确与否,都将成为下一步实践的指导,也必将成为下一次提案内容的参考。 其实提案制度的价值就在于这样的循环:找出问题,给出不一定正确的答案,继续实践中不断提高方法的有效性,最终使所有的参与者开始习惯思考,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