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结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1549235711.jpeg)
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结论 有意地用《岗位说明书》代替标准作业,往往不是说明管理者在逃避责任,就是说明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经验。换句话讲,没有能力用标准作业归纳出对工作的要求的管理者,有必要认真地反思一下自身的工作。 那些对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作业,是管理者"用准确的预测验证自身经验价值"的最好手段。甚至仅仅是调整标准作业的编写格式本身,都能起到帮助当事人提高思维质量的作用。 要求管理者编写标准作业,或者指导编写标准作业,非常有助于企业转变管理者工作作风。因为,编写标准作业,与其说是管理者向操作者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如说是管理者为操作者提供了更直接的服务。 编写标准作业的工作,既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也可以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证明。因为,透过编写标准作业,将有效提高指令的精细化程度,从而直接帮助完成精细化的操作。 第六节 科学发展的"企业魂"--提案制度 实现进步需要努力,更需要思考。建立提案制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帮助和奖励,让更多的人更愿意努力,更愿意思考 因此,针对什么样的行为,而不仅仅是针对什么样的结果进行奖励,便成为提案制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有没有提案制度,标志着管理者对企业进步肩负着怎样的责任 透过提案制度,针对具体工作和如何解决问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以完成最具建设性的有效沟通 提案中有没有持续的、越来越有质量的"命题提案",将直接影响提案制度自身的生命力 提案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企业将处于新的竞争环境:如果企业里的员工,不能更多的用智力贡献于企业的话,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拿出更加科学的程序和制度,让更多的员工有机会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单纯的体力,贡献于企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提案制度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