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然而在其中最大的好处:"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的面前,所有这些可以看到的利益的总和,对于无库存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整体利益和深刻变化而言,自然也就只能占一小部分了。 有趣的是,无库存管理的魅力和挑战就在于:无库存管理所能提供的最大好处,恰恰也正是推进无库存管理的最大阻力。 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中有句这样的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那么,什么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人才呢?答案无疑将定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讨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一定会将员工的思维方式、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彻底消除各种浪费的能力、迅速而准确的信息系统……等列入其中的原因。

不难发现,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和人们的思考认真度、工作认真度相联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绝大多数员工结合工作,针对具体问题所完成的富有价值的思考,所有这些核心的竞争力都无法成立。 对无库存管理的误读,是推进无库存管理的最大阻力 在我国几乎所有试图推进无库存管理的努力都无功而返。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在推进无库存管理的时候,仅仅将关注局限在库存的领域,局限在物流和传统的经营领域。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争论:"虽然压缩了一部分在制品,节省了一部分的流动资金,但却出现了其它的问题。" 当勉强地将原有的库存量压缩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人为或者非人为的"意外",从而使生产的各个环节出现不同的等待。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企业难以接受的,于是这样难上加难的恶性循环,逼迫改革者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初衷。这样的一种努力,在管理者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之后,除了"不了了之"的结果,人们还能期待什么呢?! "压缩库存,推进无库存管理的努力,其结果就是瞎折腾",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意见往往可以在企业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太多的人会认同说:"为了节省一部份的流动资金而遭遇更多的问题,最终也无法让企业获利。所以不可以推进无库存管理"。看到了吗,这就是在理解上出现误差之后,难以让更多的中高层管理者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