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激情创业玩转职场:左手马云右手唐骏》
5、制定目标是领导的一门艺术 马云认为,领导的艺术就是为员工找到与企业相同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和马云一起创业》一书中,马云这样说:"作为一个领导人不要让你的员工为了你而工作,应该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或者使命,或者是一个理想去工作,绝对不要因为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而工作。" 马云从来不愿用精英,但是在阿里巴巴的团队里却从来不乏精英,而且还是精英中的精英。比如蔡崇信,他在来到阿里巴巴前是Invest AB公司的副总裁;比如吴炯,雅虎搜索引擎专利发明人,曾经主持雅虎电子商务基础软件系统设计;比如彼得·萨瑟兰,世界贸易组织前任总干事。这些人在加入阿里巴巴前都已经身价不菲,年薪都很高,还拥有上市公司的期权收入,他们的收入都足以"买下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当时的阿里巴巴"。但是,他们却愿意降一半的工资来到阿里巴巴,甚至还失去了原来的股权分红。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原因很简单,他们为阿里巴巴的理念和目标所吸引,愿意舍弃自己的美好前程,来到阿里巴巴和马云一起打拼。 在《和马云一起创业》中,这样提到了吴炯的感触:"在2005年5月我第一次回国,顺道去看马云,发现马云的团队都挤在马云的房子里,所有参与创业的人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投入到公司中,每个月只拿基本的生活费,而且是在没日没夜地干,这种使命感比雅虎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就决定加入了。"谈起这一点,蔡崇信也说过:"这里有一些做事情的人,他们在做一件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就决定来了。" 这就是马云的过人之处,他知道"因为我们都有梦想,他们也有梦想,我们都想通过阿里巴巴实现共同的梦想"。 马云在《赢在中国》节目中说过:"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你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