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1)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

  一个人的内心里拥有了渴望,就会产生出一种奇异的力量。

  --马维英

  马维英上了大学以后,突然发现很不喜欢自己学的化学工程专业。他希望能给自己换一个专业,于是去找老师,说他喜欢电机系。老师说,按照校方的规定,学生换专业是可以的,但机会很少,条件苛刻。

  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什么条件?"

  "一年内考试成绩连续保持全班第一。"

  这是在1986年,维英16岁,台北清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和台湾海峡这边的清华大学不一样,那所清华大学并不是最好的学校,在台湾排在台湾大学之后,是"第二"。

  "我不在乎这个‘第二‘",当初他在报考这所学校时这样说,"但我在乎我学的是什么专业。"

  他的第一志愿正是电机系。

  像开复和益肇一样,维英出生在台北,只是年龄稍小,等到进入上学的年龄,已是80年代。

  台湾海峡两边都是中国人,虽然互不往来,还有成见,其实相似的地方很多,教育的制度和教育的观念,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大多数家庭都把孩子的读书看成最重要的事,从开复读小学的60年代直到维英读小学的80年代,始终没有变。维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古训,还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爸爸和妈妈总是对他说:"反正不管怎么样,你读好书就对了,只要读好书,将来什么都会有。"

  人们用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预测他的未来。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左邻右舍都来夸奖,父母为之自豪;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那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同,自己也渐渐散漫起来,甚至成了不良少年。那时候台湾有个流行语,叫做"放牛班",就是特指这些孩子的,意思是说:"你以后就不用读书,放牛去好了。"

  有些人家无钱无势,又不甘为人下,想要翻身,那就只有督促孩子读书。整个社会的观念都是这样。教育制度也在鼓励这种观念。就像大陆一样,台湾的教育也是一个"过坎"的制度。孩子进入高中时被淘汰一批,进入大学时又被淘汰一批。所以"明星高中"就出现了,而且很吃香。因为那里老师好,教学的质量也好,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考入大学。

  维英的中学是台北最好的中学,叫"建国中学",可是经过这两次过滤,还是有60%的人被淘汰掉,只能去读职业高中,学些技术,然后去做"蓝领"。台湾的孩子是看不起"蓝领"的,父母也不认为那是有出息的孩子做的事,这又和大陆如出一辙。

  正是这种流行于全社会的价值观念,给维英的少年时代留下烙印: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而且一定要上好大学。这一点和所有的台湾孩子都一样。维英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不仅要好好读书,而且一定要读最喜欢的书。我觉得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一种痛苦。"

  他从小就是那种会读书的孩子,成绩不错。他的最大问题是,永远都是班上的第二名,小学毕业的时候,他是第二名;中学毕业的时候,又是第二名。他无数次地期望自己能拿到第一名,总也不能如愿。他把这叫做"功败垂成",常常觉得失望,可是却又很容易地为自己找个台阶下。

 第71节: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1)
  "从心理的感觉上,第一和第二当然是有区别的。"他说,"可是如果我总是第一名,那么就很容易自视过高,以后遇到一个暂时的失败,就会无法承受。‘第二‘也有好处,就是总能提醒自己不够好,遇到一些挫折,我都可以接受,无论成败,都可以看开些,都有退路。"

  父亲一直希望儿子去学医。台湾的老一代人大都崇拜医生,父亲也是其中一个。他总是对儿子说:"良相医国,良医医人。"他的看法是,一个男人要么做良相,那是救国,要么做良医,那是救人。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权力背景的家庭来说,当医生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安身立命,又能救死扶伤。

  可是儿子不喜欢做医生,他喜欢电机。他对父亲说,在所有的理工科里面,电机系一直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孩子都在那里面。那时候计算机科学刚刚兴起,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还没有几年,他对这个领域还一无所知,可是他的选择却成了他进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第一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25.html

更多阅读

第44节:职场桃花朵朵开,色女郎会变‘涩‘女郎(1)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职场桃花朵朵开,色女郎会变"涩"女郎  镜头回放  杜拉拉从民企到外企,一路都没少了"桃花运"。在民企里被性骚扰,这不明不白不光不彩的"赏识"不要也罢,敢拼敢干的杜拉拉说辞

第34节:不借给他钱,但可以给他温暖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有趣的是,他上完我两天一夜的课程之后,还自己报名上我其他的课,并且跟我的富商学生说,他决定不跟他借钱了,因为他也是被朋友借走钱不还他才负债的,他终于看到以债养债绝对不是解决负

第33节:不借给他钱,但可以给他温暖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借钱给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只是借给他钱而已,连自己的运气都借出去了呢!  除非你大富大贵,完全没有经济顾虑,借钱给别人无伤大雅,当作善事一桩,那就另当别论。  但是,大部分的

第29节:如果别人比你强,你不妨去跑三圈(1)

系列专题:《三个美女的职场江湖:加油!格子间女人》  如果别人比你强,你不妨去跑三圈  玩归玩,总结会还是要开的。任何员工,都少不了被老板过堂、算账、考核。  靓汤的Presentation(展示)做得与他本人一样帅,总结上半年的业绩,维维的南

第22节:谬误4做任何事,给自己多留后路好(1)

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有人说,退路什么时候都很重要。就像老鼠在嘲笑猫的时候,它身边一定要有个鼠洞,否则,它就会一败涂地,甚至惨死猫口。也有人说,没有退路,自断退路,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例如,项羽当年破釜沉舟,一

声明:《第71节: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1)》为网友青春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