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排队的文化(2)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大家都必须遵循同一标准--分数。

  2.大家都想得到同一个东西--大学录取通知书。

  高考前的三个月里,"排队的文化"放射出最耀眼的光彩,你不仅要知道你在班里是第几名,以及在学校里是第几名,还要能够计算出,你在你居住的城市是第几名,甚至在全省是第几名。然后所有的父母都带领他们的孩子酝酿"志愿"。志愿表上有十五栏是空着的,所以在理论上你可以填写十五所大学和专业。这时候,"名次"让人兴奋也让人悲伤,而且无论多好都不能让人心安。如果那"名次"能够上一所普通大学,父母会想:为什么不是重点大学呢?如果能上一所"重点大学",父母会想,为什么不是清华北大呢?如果能上清华、北大,家长会想,还有那几个最热门的专业呢,还有哈佛麻省呢!

  可是在美国,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都是很不同的。有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数学,有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演讲。有些学生毕业后去了哈佛麻省,大家都知道他很好。有些学生去了一般的大学,大家也不觉得他有什么不好。有些孩子不想上大学,父母不会强迫他上。美国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一个A就会觉得很光荣,可是中国家长要孩子全部都是A,才会说你好。那些在美国读过书的"微软小子",有一个共同的经验: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第几名。等到他们成了父母,又从来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几名。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朱丽叶和她14岁的儿子沃伦这里来。

  有一天,有个中国记者告诉他们,在中国,学校有时候会把学生的成绩排出名次表,张贴在墙上,这位美国母亲闻声惊讶不已:"怎么会这样呢?"

  沃伦:"不管学习好不好,每个学生都应当是平等的。"

  朱丽叶:"美国的学校鼓励你和自己竞争,比你自己更好,不是和别人比。我们在爱尔兰的时候,那里的学校就是鼓励学生超过别人,这也许有点像中国。"

 第66节:排队的文化(2)
  记者:"你在班上比其他学生小两岁?"

  沃伦:"对。"

  记者:"有没有人说你是神童?"

  沃伦:"没有。我也不希望别人这样说,大家都是平等的。"

  记者:"有没有人欺负你?"

  沃伦:"没有。"

  记者:"你知道你的成绩是第几名?"

  沃伦:"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记者:"老师有没有说你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沃伦:"没有。我的老师从来没有说我是榜样。"

  朱丽叶:"我也不希望他是榜样,如果他是最好的,那么就会有另外一个学生被用来做比较,这样不利于那个学生的自信。比如,你在学习画画,一个老师拿来‘蒙娜丽莎‘,然后对你说,你看人家画得多好,你画得不好。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30.html

更多阅读

第66节:真诚的分享(2)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听到广播,周围的人开始抱怨起来。我个人倒是觉得,由一名休息充分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我们是多么幸运啊!  很快,飞机驶出停机坪,准备起飞。飞行员通知说,下一架就轮到我们,并要求乘客坐回座位。然

第13节:幸福的方法(2)

系列专题:《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  一、情绪万花筒  所谓“情绪”除了我们平时常常接触到的“喜、怒、哀、乐”之外,生活中其实还有数百种情绪行为。这其中,“七情六欲”是最通俗的说法。  (1) 七情,就是人们说的“喜

第36节:心灵的转变(2)

系列专题:《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   有趣的是,尤其是美国,尽管有大量“系统分析师”在研究恐怖分子的各种武器和资源状况,使用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分析,但却不能采取真正的系统观点看问题。3那么,为什么这

第26节:E的故事(2)

系列专题:《借鉴他人让幸福驻足:不是让女孩学坏》  E虽然家里穷,但是她还是很有"追求"的,她其实对同样没什么文化的XX并不满意,一心希望可以找一个文化层次高一点的,外表也帅一点的男子。正好,后来E的老公作为分配到她们厂的大专生来到

第24节:最好的“管”(2)

系列专题:《本土管理文化精髓:管人要靠恩威德》  明主型领导就像是一把上好的宝剑,刚柔并济,明光可鉴。但是,这样的宝剑是可遇而又不可求的,因为,只有经过千锻万造的反复砺练、反复磨洗,才能成就这样的一把好剑。  首先声明一下,第一个

声明:《第66节:排队的文化(2)》为网友痴情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