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排队的文化(1)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排队的文化

  我每次去见女儿的老师,都要问:"她是第几名啊?"老师就是不告诉我。我也没有办法,因为美国的家长都是不问这些的。

  --李开复

  "我是中国教育制度中饱受摧残的一代,‘填鸭式‘的教育、一级一级地考上来。"韩这样说。

  韩现在是微软公司的部门主管。也是一个中国人,他出生在北京。他说他经过了一个"没有快乐的童年":从清华附小,到清华附中,然后是清华大学。这样一个学生,一定对"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懂得那是他获得社会认可的唯一标准。可是,他后来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遇到的一件事情,彻底颠覆了他的这个观念。

  那一天,学校里的一群学生发动了一场投票运动:决定是否需要向招聘者提供毕业生的成绩。结果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反对公布自己的分数。老师们为此不满,在他们眼里,这学校一直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过去几十年里,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以他们一直为学生的优秀而自豪,也乐意向招聘者公开学生的成绩。尽管如此,校方还是不能不尊重学生的决定,对外宣布:今后学校将有义务为学生的成绩保密,招聘者也不得过问学生的分数和名次。

 第65节:排队的文化(1)
  韩对这种事情闻所未闻,甚至无法想象。事实上,他在那天投了赞成票。他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所以从不担心公开分数。恰恰相反,他担心,如果不说明分数优秀、名次靠前,将会影响自己未来就业的机会。让他惊讶的是,那时候美国大多数商学院已经采取不公开学生成绩的制度,更让他惊讶的是,他毕业之后几次应聘,人家果然不问成绩,而且这个制度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就业。这时候他才发现,分数在一个学生未来的道路上,真的不能决定什么。这同韩在中国积累的那些教育经验,真有天壤之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文化是一种"排队的文化",这一文化后面包含着两个东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31.html

更多阅读

第65节:真诚的分享(1)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真诚的分享  留下的,都是不抱怨的员工  我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美容院,听完你的演讲,回去后我就在员工中推行“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我敢保证,全世界几乎每家美容院的员工休息室都是八卦长

第40节:管理的道理(1)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第三章】管理的道理  “开关原理”是管理最根本的道理,一开一关,所有的管理措施尽在其中。  “把应该打开的门打开来,把应该关闭的门封闭起来”,只要开关得当,多问应该不应该,少问喜

第12节:幸福的方法(1)

系列专题:《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  第二章  幸福的方法  由第一章我们了解到,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人,感觉自己很不幸,有些甚至觉得“不幸”到无法活下去。其实,他们的所有不幸,归根到底都是情绪问题

第67节:排队的文化(3)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种想法在美国的教育中是很自然的,但是那些到美国去留学的中国学生,都会对美国学校的"不排队"感到意外。李开复在70年代初期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发现"美国的学生没有排队的概念,他们不

第66节:排队的文化(2)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大家都必须遵循同一标准--分数。  2.大家都想得到同一个东西--大学录取通知书。  高考前的三个月里,"排队的文化"放射出最耀眼的光彩,你不仅要知道你在班里是第几名,以及在学校

声明:《第65节:排队的文化(1)》为网友雲外圊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