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理由”背后的“理由”



     1988年,奥迪与中国一汽签署技术转让合同,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合资高档车品牌。

 雷克萨斯:“理由”背后的“理由”
  2003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

  继刚刚进入中国不足4年的英菲尼迪出人意料地宣布于2014年国产之后,在华销售毫无建树的本田豪华品牌讴歌也正式启动其国产化进程。而前文省略号中所包括的国产豪车品牌还包括克莱斯勒、沃尔沃、捷豹路虎等等。

  截止至今天,世界级豪车第一集团所有成员已全部决心扎根中国,只除了一家——丰田汽车旗下的雷克萨斯。作为进口车几乎与奥迪同时出现在中国,在华销量比英菲尼迪和讴歌的总和还多的雷克萨斯为何迟迟迈不开国产化的脚步?所有人都在询问理由。

  站不住脚的“理由”

  综合了历年丰田及雷克萨斯方面给出的“不国产”理由,无外以下五点:第一,担心国产后品质无保障;第二,怕“晚起的鸟儿没虫吃”,失去进口品质的卖点后,难与高速扩张的奥迪、宝马、奔驰匹敌;第三,认为多数产品是针对美国市场设置,缺乏适合中国的小排量车型;第四,不好平衡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之间的竞争关系,又无法选择第三个国产合资伙伴;第五,现有产地距中国很近,运费对成本造成的影响很小。

  质量确实是雷克萨斯立足世界豪车阵地的根本所在,据闻,位于日本九州的雷克萨斯制造厂,车辆检测工序达1700道,是丰田品牌的1.5倍。员工均经过层层筛选,并进行长时间培训,达到技师水平后才能进入生产线,以保证产品品质。而德国豪车三驾马车也的确“先入为主”,据统计,这三家豪华汽车品牌2012年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0%,雷克萨斯想要虎口夺食很有难度。雷克萨斯的优势产品也大都集中在排量3.0以上的车型上。而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各据南北,各有所长,则难免各不相让。中日地缘的差距也确实不如与欧美那么遥远——貌似雷克萨斯给出的这些理由并不缺乏依据。

  然而,雷克萨斯实际上真的是因为这五个理由而不国产吗?难道宣布国产的其他豪车品牌都没有其所罗列出的这些困难吗?显然并非如此。豪车品牌对质量的高要求是共性的,德国三驾马车国产化后,并没有因国产质量降低而影响销量。如果在其他地区生产的产品与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真得出现巨大的质量差异,问题也应是出在企业身上,而非责难于生产地域。害怕“晚起的鸟儿没虫吃”更不能构成一个跨国车企驻足不前的理由,实际上,英菲尼迪、讴歌在市场占有率上尚远低于雷克萨斯,不仅“起得更晚”,“吃到的虫子”也更少。固然雷克萨斯在小排量车型上相对薄弱,但中国消费者对大排量汽车的热爱却并不比美国人小,大排量豪华车在中国公认具有稳定并且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至于两个合资车企的竞争关系更是所有外来品牌皆有的问题,而现代贸易中,运费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少不能和所负关税同日而语。

  “理由”背后的“理由”

  那么,雷克萨斯迟迟不国产真正的理由到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雷克萨斯长期犹豫、死板、短视的在华战略日积月累而形成“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理由”背后的“理由”是雷克萨斯不愿释放尖端技术,不想放弃暴利模式,不肯信任本土员工。

  生产豪华车,不仅包括高质量零部件,先进的产品线,精密的制造技术,也包括与之相应的产品检测方式、员工培养方式以及随时为之提供动力的技术研发团队。据记者侧面了解,近日,丰田方面有意将布局在中国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全部移回日本,这一行为遭到了其合作方一汽与广汽的强烈发对。不得不说,这一行径颇有敝帚自珍的嫌疑,而在汽车业界,丰田等日系车对自身技术的封闭性可谓“有口皆碑”,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很早就来到中国的雷克萨斯,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被更加具有开放精神的德国品牌所超越。

  一位与雷克萨斯颇有渊源的经销商道出了这一品牌不肯进行国产的另一个真实原因——进口车丰厚的利润。雷克萨斯以进口车高品质为卖点,将产品售价标高,仅以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型LS600hL为例,在中国的售价为160万人民币左右,而在美国的售价仅是1/2,10.4万美元,约合80万人民币。以美国的市场售价推论其成本价,是名符其实的暴利产品。既然无需国产即可获得丰厚的利润,雷克萨斯方面当然乐见其成,但这也正是其短视的一个实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不断走向成熟,随着其同等水准竞争对手全部开始国产,消费者将不可能永远迷恋于“进口车”这一光环。一味走高价路线,却并无实质性的质量差异,“暴利”岂可久乎?

  而说起雷克萨斯难以平衡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之间的竞争,其根本原因恐怕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能够处理中国政府关系、调节中国企业间的平衡、懂得中国消费者心理的人。毫无疑问,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应该是来自中国本土的人。实际情况是,从雷克萨斯惟一的华人高管曾林堂(来自香港)下课至今,雷克萨斯的管理团队里几乎没有中方面孔,这与高速推进本土化策略的德系三强南辕北辙。也就难怪其他企业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却一直横亘在雷克萨斯面前了。

  格局都是用来打破的,也许很多人都怀疑英菲尼迪、讴歌国产后的出路,但毫无疑问他们会对现有的德系车占天下造成冲击,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良性的市场竞争。一味敝帚自珍、贪图眼前利益,雷克萨斯迟早自食其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6.html

更多阅读

600万!雷克萨斯LF-A凭什么比法拉利贵 雷克萨斯lf

或许中国的有钱人确实很多,或者说中国确实人傻钱多,所以雷克萨斯又“献给”中国了一款天价“豪”车——雷克萨斯LF-A,售价598.8万,位列北京车展天价豪车榜单第六位。不妨仔细看一下这张北京车展天价豪车榜单——或许你有和我相同的感

雷克萨斯ES350改装车载摄像头 雷克萨斯es改装大包围

众所周知,雷克萨斯源自北美市场的日系一大豪华品牌,而这这个品牌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和一贯的豪华风格,在国内市场可算如鱼得水。作为在国内销量如虹的雷克萨斯中业绩最好的车型,雷克萨斯ES350(凌志350)最有权利在豪华车中发表言论。雷克

比亚迪S6改装让雷克萨斯情何以堪 byd s6改装雷克萨斯

前段时间找朋友办事,见她开着一辆酒红色雷克萨斯RX350.上车一看感觉很多地方不对劲儿,导航上标着比亚迪。 朋友笑着说:“这是比亚迪S6改装的,怎样?很像吧?”我说:“冷眼一看外表真的很像,连前进气格栅都换了,但仔细一看,太多地方不一样了。”

乐视到底怎么了 雷克萨斯到底怎么了?

      如果有“年度最镇定奖”奖项,或许颁给雷克萨斯最为合适。  与其煊赫的全球销量相比,2013年雷克萨斯在华仅仅销售了7.4万辆。这一数字不仅无法与昔日的竞争对手奥迪、宝马和奔驰相提并论,甚至被后来者捷豹路虎二度夺走了国

声明:《雷克萨斯:“理由”背后的“理由”》为网友要学会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