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3)

 第20节: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3)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我们手上的种种数据很清楚地证明,对待教育的那种随意、宽容、听凭自然的态度,在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承担着教育之责的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刻意和武断。他们倾向于把教育当作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婴儿时期,甚至在母亲胎中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煞费苦心,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在预先设定的计划中。另外一些人抵制这种教育观念,他们说那些父母不把自己孩子当人,而是当作一个产品,就像在一条生产线上精心打造一辆轿车或者一台电视机,对于那些人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他们讽刺地说那不过是"神童集中营",里面的孩子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说到他们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没有那么系统的道理可说,只不过倾向于放任孩子的愿望。即使不能让他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应当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童年。但是后者的声音非常弱小,听上去就像是一群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有人把这两种情形说给张亚勤听,询问他的想法。他笑了:"我很难说我小时候受的是哪一种教育,好像这两种都不是。"

  看到对方脸上不解的神情,他接着说:"妈妈放任我的任何兴趣,却不肯放任我的坏习惯。"

  在亚勤的心里,母亲兼有宽容和严厉两种形象。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像所有的独生子一样,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宠着他,但是如果他在没有完成作业之前就跑出去玩,妈妈就会露出最严厉的一面来。

  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亚勤也贪玩。那时候作业少,也没有什么考试,所以有很多时间出去玩。他的兴趣广泛,学画画,下围棋,还打羽毛球。每一个兴趣都从妈妈那里得到鼓励。

  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秉性聪慧的孩子,更加容易东张西望,还时时表现出一种"坐不住"的样子来。亚勤喜欢把所有的学习当游戏,对所有的游戏都没常性,喜新厌旧,也没有一个兴趣能够坚持不懈。

  有一天母亲令儿子坐在面前,说话的语气前所未有地严肃:"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后台,你将来总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从现在起做事情就要有恒心。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母亲是做教师的,心里明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塞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要,所以对儿子说:"先做应该做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亚勤想想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每天下午三点钟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妈妈和外婆留下的作业。

  他希望快点完成功课,然后去玩。所以每逢这种时候总是精力集中,也很认真。他做得很快,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小时,这让他有很多玩的时间。没有功课加身的时候,他心里轻松,玩得特别开心,这又让他下一次更认真更快捷地完成功课。终于有一天,妈妈拿不出什么题来让他做了,因为他把家里所有参考书上的练习题都做完了。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要确立的第四个观念是:不怕淘气,就怕没有一个好习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276.html

更多阅读

第20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7)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张永河(新加坡红木集团总经理)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决策是理性的、不会被无意义的数字干扰。  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所发现的“锚定效应”,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偏差,它是对“理

第6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3)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过卡尼曼,为什么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尼曼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  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在不同

第20节:你忠诚于谁(2)

系列专题:《上班族的新理念:忠诚胜于能力》  上面,我讲述了听谁的指令,实践谁的意志,讲的是执行。但我今天写这封信,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告诉你“忠诚于谁”。  你认为该忠诚于谁呢?忠诚于老板?忠诚于公司?忠诚于上司?忠诚于同事?忠诚于职业?

第20节:工作不顺都会有原因(3)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学: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案例:  A公司华东销售大区的业务,经常会按照市场变化而做一些微调。譬如前几年时,他们以向医院提供大型医疗器械的业务为主,业务员就是医药代表。这几年,公司的重心逐渐转向家用小型器

第20节:弱点不是抱怨的理由(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暗示(Suggestion)  暗示是会起作用的。当你看到一个冰淇淋的商业广告后,你会被诱惑着有种想去吃冰淇淋的愿望。暗示起作用的经典例子是安慰剂(placebo)。安慰剂是一种用来强化人们改善不

声明:《第20节: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3)》为网友怡然自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