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3月份的时候,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还豪气千丈地说:"飞跃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把缝纫机的重量降为5公斤,但价格涨到100美元。"没想到仅仅只过去几个月,飞跃就陷入困境之中。 这让我们无奈地看到一个事实,当跨国企业集团借助先进的管理和雄厚的资本在市场所向披靡的时候,当大型国有集团借助垄断资源畅享高额利润的时候,民营中小企业显得格外无助。他们在赚取微薄利润的时候,却必须得承担所有的风险。在资金借贷、政策保护等等方面,他们都是处于最弱势的一环。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从紧的货币政策应该松绑了吧?现在看来,确实应该这样做。但历史往往就这么不凑巧。就在宏观调控面临抉择的时候,一场发生在中国身边的经济危机,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5月份起,越南金融危机成为众多中国财经媒体的头条。曾经的全球最牛股市正在创造又一项新纪录:到6月4日时,越南股市从最高点累计跌幅已达58%,成为全球的"跳水冠军"。不仅如此,越南楼市也出现暴跌。胡志明市某些地区的房价已经较2007年底下跌了约50%。 2006年时,越南股市还以144%的累计涨幅傲视全球。在截至2007年3月12日的两年时间内,越南VN指数暴涨了近5倍,牛气冲天无人能敌。当时,越南还处在十年来最好的经济增长时期,国内外资本人争相入市。 越南股市在短期内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状况的恶化。越南5月份的CPI涨幅达到了25.2%,在彭博社追踪的17个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二,仅仅低于斯里兰卡的26.2%。而罪魁祸首被指向了"热钱"。为了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越南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采取了诸多极为宽松、优惠的政策。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包括"热钱"因而也不断增加。国际"热钱"作祟正是导致越南经济滑向危机边缘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家们都在担心,如果政府处理不当,通胀很可能会引发越南更广泛的经济危机。《华尔街日报》也认为,越南的通货膨胀不断加剧,有可能演变成全面危机。 越南的糟糕状态,为亚洲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1997年前夏天,在国际游资大规模攻击泰国金融系统的情况下,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肆虐。11年后的今天,不少人开始担心,这一次越南会不会成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从而再次引爆整个亚洲的金融动荡? 发生在中国邻居的金融动荡,牵动中国决策层的敏感神经。中国与越南有诸多相似点:两国近年的增长都很迅猛,宏观调控的目标都是防止经济持续"过热",两国目前的股市也都同样在进行暴跌。人们没有理由不担忧,中国会成为下一个越南吗? 还有人认为,已经有大量游资由东南亚转而流向了中国,如果越南及东南亚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更将成为热钱的避风港。大量资本可能由越南撤出,转而流向中国。 无人知道中国央行制定决策时的考虑究竟有哪些因素。但显然,越南由经济过热引发的危机,无疑让我们更加敏感。严控经济过热,避免重蹈越南覆辙,就成了情理之中的选择。 于是,决策层再度出手了。 2008年6月7日傍晚,央行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地震重灾区的法人金融机构则暂不上调。这是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7.5%的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