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9)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这就是2007年的中国楼市:炒房者疯狂投机,开发商储地囤积,房奴们暗自叹息……一幕幕人生悲喜剧,上演得不亦乐乎。处于风口浪尖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拐点"还是新的起点?2008年充满着悬念。

  而即便聪明机警如王石这般,他在降价卖房的时候,也只是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调整角度来考虑的。

  谁也没想到,危机已然悄悄降临。远在大洋彼岸的一场风暴,正在越过太平洋,向中国吹来,风暴所及之地,均是狼藉一片。这股风暴的烈度之强,对整个中国的巨大影响,远非当时所能预料。

  "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CPI"

  对于2007年的中国人来说,"次贷危机"是一个遥远的词语。除了少部分经济学家,没有几个人知道"次贷"的涵义。次贷危机有多么的严重?什么时候结束?没有人给出答案,准确地说,也没人关心它。

  让我们先从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说起。这个故事是讲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去世后在天堂相遇。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30年,终于攒够钱买了新房。"这既是一个故事,也是中美两国消费习惯差异的真实写照。美国人是"有钱没钱,先买了再说",而中国人则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种消费习惯差异,对经济社会的运行有着深刻影响。在正常年份里,美国式消费理念当然没问题,而一旦经济出现下滑,失去了储蓄的抗风险作用,就容易出现致命的后果。次贷危机的形成就与此密切相关。

  2007年3月13日,美国经营次级房贷的新世纪金融公司被纽约证券交易所紧急终止了交易,理由是美国证监会认为其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在春意盎然时节,美国次贷行业崩溃了,超过20家的次贷供应商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

  从此,美国次贷危机在世人面前终于露出了它的冰山一角。

  所谓次贷,是指针对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群专门设计出的一种特别房贷。相对于风险较低的"优质"贷款而言,这类贷款人的还贷违约风险较大,因此被称为"次贷"。在2001年,美国有25%次级抵押贷款发放给了那些收入不稳定的借款人,但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已升至45%。更为恐怖的是,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仅需声明其收入情况,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

  这听起来很美妙,即便是穷人也能圆上"美国梦"了。但我们看到,这种做法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还款能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一旦房价开始下跌,而贷款利率又逐步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就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的时候,大量违约客户终于出现,危机就此产生。

  对于这种可怕的泡沫,投资家罗杰斯感到很惊愕。他说:"人们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头款,甚至在实际上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美国人这种疯狂的消费导致通货膨胀出现了。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近年来多次加息。利率一升高,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就越来越重。最要命的是,此时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子既难以转手,又难以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很多贷款买了房子的美国穷人开始还不起借贷了,危机就此浮出水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513.html

更多阅读

形容沟通顺畅 第10节:第一章 保证前提,沟通才能顺畅(9)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以上传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言路不畅,当管理层次增加以后,基层的声音就很难传达到高层领导那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破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壁垒,实现尽可能的平等交流。在

营改增沟通不顺畅 第2节:第一章 保证前提,沟通才能顺畅(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第一章 保证前提,沟通才能顺畅  沟通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或是达成共识,心与心交流走进对方心里才是真正的沟通。良好的沟通需要稳定的情绪和比较健康的心态以及对于沟通对

第19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汤臣一品"位于陆家嘴中心的滨江大道边。它的对面就是外滩万国建筑群,背后是金茂大厦和建造中的环球金融中心,处在一个有着象征意义的金融核心区域。  "汤臣一品"装修极为奢华,看似普通

第18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就在书作者走红的同时,《货币战争》里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也被学者们批驳,甚至被斥之为"常识以下的产物"。有人说,宋鸿兵对现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实际上都非常欠缺。还有人批驳,此书对

第17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为抑制泛滥的流动性,2007年里,央行进行了多达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的货币紧缩。尤其是12月25日起第10次上调后,14.5%的存款准备金率创下了20余年的历史新高。  然而,调控的

声明:《第14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9)》为网友相思渺无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