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在世界其他国家,500强企业中是很少有地产公司的。地产公司很难成为大公司,因为土地是不可持续的资源,不可能有持续性的富豪出在这个行业。但在中国,在疯狂的房价中,地产业却成为富豪的温床。 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残酷。在地产富豪们志得意满的时候,一批人却被迫沦为了"房奴",成为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最悲惨的群体。这些人不敢请假,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参加聚会,不敢出门旅游,甚至不敢生病。"房奴"一词道尽了每个供房族的无奈与辛酸。 《南方周末》报道了一个叫吕国华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年轻人实现了一个创意:建造了属于自己的5平方米"豪宅"。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房奴第一代言人"。 吕国华的5平方米"豪宅"位于厦门市海沧区一座大型商场前。"豪宅"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布局是:小屋二楼凉席旁边放着一个铁皮柜,既是储物柜,又是电脑桌。房子还接了宽带,中间地板是一块钢化玻璃,显得通透。一楼中间放着一张小折叠桌,两边是坐垫和靠垫,就是客厅。一个角落放着车载冰箱,上面隔出几层放上电磁炉、电饭锅,就成了厨房。旁边立着洗漱池和马桶。 吕国华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豪宅"? 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吕国华来自泉州的一个乡村,后来到厦门大学读书。由于是专科文凭,毕业后吕国华的户口就留在了老家。但他随后10年来一直在厦门生活,工作8年后,吕国华每月的收入已经有5 000元。到2005年下半年,有了一些积蓄的吕国华,就动了在厦门定居的念头。 但机不逢时,吕国华想买房的时候,恰恰是房价飙升的时代。还没等看完几个楼盘,他已经无法指望能买市中心的房子了。他的看房路径,从市中心开始呈发散趋势。开始是生活区,然后到了岛内老工业区,到后来他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在岛外买房子?直到2007年7月13日,吕国华乘坐公车时在新闻里听到:厦门岛内房子均价已经涨到了12300元/米2。这时,他才终于明白:他已经无法实现在厦门买房的梦想了。就他的那点积蓄,只够在厦门买一个厕所。 有一天,30岁的吕国华在网上发了个帖,帖子里问道:"没钱就买个5平方米的卫生间,请大家帮忙看看,怎么样隔成楼中楼?"吕国华的帖子很快就引起了网友的兴趣。很多人都以戏谑的形式出谋划策,没有几个人认为这个想法是可行的。到7月底,从事文化传播的网民蒋奕看到了吕国华的帖子。蒋奕对帖子深有同感,他决定帮助吕国华实现梦想。 随后,蒋奕找到了吕国华,同时又找到此前认识的一家商场企划负责人李凡。李凡也是个房奴,非常赞同蒋奕的设想。他们几个人商量后,决定将房子竖立在岛外海沧区一家新商场外,并作为开业活动的一部分。随后,小屋开始动工建设了。众多网友纷纷提出各种建议,有两位热心网友甚至还给吕国华发来房屋设计图。到了9月29日,5平米的"豪宅"终于完工了。最后一计算,"豪宅"成本价还不足2万元。
![第12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0629837182.jpeg)
9月30日晚上,吕国华决定搬进小屋体验一下。住进去的第一个夜晚,吕国华异常兴奋,难以入睡,结果一直到凌晨3点才睡着。早上醒来时,吕国华被吓了一大跳,他突然发现玻璃外面有上千个黑压压的脑袋在盯着他看,就跟动物园里的场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