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在"地少、人傻、钱多"的时候,土地拍卖往往异常激烈。比如,在2007年7月12日就发生了一场因为土地拍卖引起的风波。那天下午,伴随一记响亮的槌声,拍卖师大声喊出"26.8亿,成交"的声音,东莞塘厦大坪地块花落万科。这标志着广东"新地王"在东莞产生。 这场拍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外。就在地价超过了8亿元之后的一个多小时里,有四五家公司一直在相互竞争,往往是一分钟之内,就飙升了1亿元,现场的情绪也不断出现骚动。在叫价达到20亿元之后,拍卖高潮出现,这时的竞争主要是在万科和金地两家深圳地产豪门之间。在他们的交替举牌下,拍卖价格不断高升。 "26.8亿,第一次。"……"26.8亿,第二次。"……叫价达到第199轮时,万科叫出了26.8亿元的天价。当拍卖师喊到第三次时,金地东莞公司总经理也再次举起了手中的牌,将价格加了上去。但出人意料的是,拍卖师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的举牌,而是喊出了:"26.8亿,成交"的声音。 这个意外的局面让金地集团的代表感到非常气愤和恼火。"我们已经举牌了!不能这样成交!"金地集团代表当即站起大声抗议,拍卖现场一片哗然。金地和万科这两家同在深圳的上市公司,为了这块地到底成交与否、是否要重拍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不过跟下棋落子无悔一样,万科仍然在当时笑到了最后。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地王"价格的陆续刷新给购房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恐慌:"房价又要涨了";"快买吧,要不然,还会涨"。 房子好卖,开发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在房地产狂热造就了一批"地王"的同时,一大批开发商因此完成了从普通富豪向"胡润、福布斯排行榜富豪"的转变。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苦心经营了12年的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上市当日,收盘价9.55港元。以此来计算,SOHO中国总市值达到477亿港元,潘石屹夫妇的身价也爆涨至接近350亿港元。这个从甘肃天水偏僻小村庄走出来的男人,站到了自己的财富巅峰。 但如果与碧桂园相比,SOHO的成功只能称为小巫见大巫。半年前的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它的上市状况更为火爆,吸引了超过60万的香港股民认购。碧桂园总市值在上市首日就飙升到了1 163亿港元,成为内地房企之首。在碧桂园上市之前,公司创始人杨国强就已将所持碧桂园59.5%的股权、最大股东和董事局成员等头衔,一并给了二女儿杨惠妍。因此,在碧桂园上市当天,25岁的杨惠妍身价飞升至近700亿港元,成为了内地女首富。按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说法,杨惠妍这样一个经历普通、年仅25岁的小姑娘,个人财富就已经超过了索罗斯、苹果乔布斯和传媒大亨默多克的身价。想想看,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第11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0684418592.jpeg)
似乎是在为地产商们这一年的资产增值进行总结。10月份,福布斯和胡润在三天内先后发布了两个富豪榜,地产商再次成为榜单里无可争议的主角。不出所料,杨惠妍以1 300亿元人民币的身价成为最年轻的中国首富。 如果我们稍微花一点心思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从2004年起的福布斯及胡润富豪榜,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涉足房地产的人数均在40位左右。在2007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中,涉足房地产开发的富豪在前10位中已占尽9席。胡润富豪榜中,前10位中也有8位涉足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