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10)



系列专题:《人类经济生活中最悲怆的画卷:大萧条》

  尽管根据联邦法律,国内的卡特尔是非法的,但在国际上,这些美国公司却可以通过集中经济力量让自己受益,它们经常通过限制生产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更为常见的是瓜分世界市场和交换专利。1914年,一盎司硫酸奎宁的价格是25美分,但在默克公司加入国际卡特尔之后,它的价格增到了75美分。1930年,当美国铝产量超过了10万公吨时,德国的铝产量仅有3万公吨。在美铝公司加入卡特尔3年后,美国的产量降至3.3万公吨,而德国的产量则增到了3.7万公吨。在大萧条中,它们无疑加剧了失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20世纪30年代晚期,由于它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引来了参议院调查委员会和司法部反垄断局对其投来特别的关注。大体而言,这种大企业的国际主义形式,与国家主义的所采取的形式一样,对事情毫无帮助。

  在大多数美国人与世隔绝的状态背后,隐藏的依然是老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遗留债务。这让他们深信,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美国人总是上当受骗。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孤立才是上策。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催逼战争债务和赔款,无疑是对欧洲经济的扼杀,反过来也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1931年,胡佛总统提倡政府间的战争债务延期赔偿。这受到了某些圈子的拍掌称赞,认为它可以促进国际间友谊,有利于经济复兴。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政府耍的一个诡计,目的是为了帮助银行家和外国债券持有人。就这样,到了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时,几乎所有战争债务都在无限期拖欠着。手里拿着未偿付票据的美国对此怨声载道,这种不满点燃了人们的反战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盛行的反战风潮。

 第11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10)
  1929~1941年间长达12年的大萧条,始于美国国内的一次崩溃。导致这次崩溃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是对群体福祉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联视而不见。这场大萧条最终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因素有很多,究其根本,那就是很多国家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国家的安全与其他国家的状况毫无干系,拒绝承认"一个世界"的理念。在大萧条期间,个人利益与国家福祉的关系反复被讨论,这是那个时代最有意义的活动。灾难让每个普通的美国人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民族,而非独立的个体,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美国从泥潭中拯救出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582.html

更多阅读

凶猛巨兽5 第11节:第一章 企鹅凶猛(5)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1999年上半年的某一天,马化腾忽然决定,将OICQ软件挂在网上,供网民们免费下载使用。很快,OICQ就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然后OICQ又以校园为中心,在白领人群中快速传播。在199

手中有股心中无股 第11节:第一章 心中无股(6)

系列专题:《实践大师投资之道:巴菲特选股10招》  巴菲特遇到了一位大师,在他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和实践,才变成了一个根本不看股价、不想股价、不做差价的股神。  这位大师是谁呢?他是怎么找到这位大师的呢?这位大师教给了他什么投资秘

第11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10)

系列专题:《人类经济生活中最悲怆的画卷:大萧条》  尽管根据联邦法律,国内的卡特尔是非法的,但在国际上,这些美国公司却可以通过集中经济力量让自己受益,它们经常通过限制生产来提高价格,增加利润。更为常见的是瓜分世界市场和交换专利

第10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9)

系列专题:《人类经济生活中最悲怆的画卷:大萧条》  虽说这一分析貌似能给人以安慰,让美国人民在国内外都扮演着无辜的角色,但不能否认,大萧条迅速在相互依存的经济世界里蔓延。首先垮掉的往往是农业国,工业强国稍好一些。但到了1929年

第9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8)

系列专题:《人类经济生活中最悲怆的画卷:大萧条》  就整个国家而言,人均实际收入由1929年的681美元狂跌到1933年的495美元。报告称,1931年时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有75人,但到了1932年仅有20人。虽然政府人士和金融高层反复声明,衰

声明:《第11节:第一章 惊天之变(10)》为网友春风不识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