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类经济生活中最悲怆的画卷:大萧条》
柯立芝总统在繁荣时期曾说过,美国的商业确实是商业。现如今,奢侈品和娱乐活动,还有权力带来的慌乱感,瞬间被剥夺了。这场经济大衰退,动摇着人们前进的步伐,本想向上大跨一步,实际上却在黑暗中陷得更深。在一个视繁荣为惯例的国度,这一切如当头一棒,先是震惊,继而怀疑,接下来是无助,最后愤怒。然而对手是无形的,刀枪不入。无论嘲讽、愤怒、还是子弹,都无法伤它分毫。

但是,这个敌人的真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收入和就业可以证明它的存在。收入最早被置于聚光灯下,早在1930年春,4月27日被联邦基督教协进会定为"失业礼拜日"时,就已经显示了这次危机的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收入的减少和失业,很快将国民经济带入不断下滑的轨道。白领纷纷被降薪,蓝领则在自己的工资袋中发现了解雇通知。冲击最先波及到城市,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延迟购买新车或新房,减少旅行和看戏的次数,裁缝和服装店老板的生意每况愈下,而清洁工、修理工和补鞋匠的业务则日益红火起来。 其实,几种更严酷的征兆早就出现,只不过范围很小。1930年2月底,在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有小规模的失业者示威游行。同月,每天约有2,000人在鲍威利区排队领取救济。3月,密尔沃基政府设立施舍点。1930年夏,救济措施开始实施,提供了更新鲜、更便宜、更丰富的食物等等,阻止了问题进一步恶化。但是,年底的再次衰退使这段时期举步维艰,纽约市挪用100万美元用于直接救济,伦敦的劳埃德保险协会则宣布,他们将破天荒地向美国客户销售大量的暴动和内乱的保险。 城市之外,危机的先兆似乎没那么明显。即使情况继续恶化,更小的工业城镇都不愿意承认萧条的事实,在很多民众眼里,所谓萧条不过是曼哈顿赌徒的惨败,或是一种心境。尽管社会学家们眼中的中等城镇--印地安那州曼西市1/4的工人在1930年年底之前就已失业,但这个社区的有钱人直到1931年底仍然坚信,大萧条"不过是我们从报纸上读到的某种东西"。 正如公众所能看到的那样,流动资本和就业岗位齿啮相依,如果缺乏接合就会导致萧条。1929年的国民收入为810亿美元,1930年时不足680亿美元,1931年降到了530亿美元,1932年以410亿美元触底。与此同时,国家的财富估值从3,650亿美元降至2,390亿美元,预示着不动产、资本和商品的大幅贬值。3年间,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高达45亿美元的沉重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900万储蓄账户被注销,损失了260多亿美元的工资收入。 美国经济的债务结构变化不大,1932年的利息仅比1929年少3.5%。其他领域,通货紧缩持续加剧,长期债务严重超过了借款人的预期。以薪金支付的钱减少了40%,分红减少了56.6%,工资减少了60%。危机之初,在胡佛政府的强烈要求下,削减工资的工业企业比例很小,但是在1929年~1931年9月间,它们还是以减少工作时间的办法,将薪水减少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