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孙子兵法说什么》
手段分几种,"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有若干层次,分别是"伐交""伐兵""伐谋""攻城"等。接着,在谈完最高理想、手段,谈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各种层次后,孙圣人作了总结,指出"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的军事战略、核心指导原则。 孙圣人说了,想实现"全","不战而屈人之兵"吗?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换句话说,你有资格、有实力吗? 实力论强调完,孙圣人趁热打铁,作了立意升级,隆重推出战争主体--人的重要性。也就是"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既然人这么重要,而且不可否认,则人是任何谋略的灵魂。而且官越大责任越大,为此,孙圣人着意留下笔墨,大书特书当皇帝的、当老板的应该如何把握分寸,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就引出了"乱军引胜"这个概念。 至篇末,孙圣人对预知胜负的战略思维进行了高度提炼,为后人留下了思考框架、方式方法,也就是"知胜有五"。 最后,孙圣人对本篇作了总结,也就是大家都熟悉,但一直搞错的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全"和"破"的玄机 讲谋攻,就要从最精彩的开始讲。这个彩头,孙圣人没掖着没藏着,一开篇就大大方方拿出来了。很简单,就一个字,全!他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通俗版本就是,打仗用兵最高明的是:胜利地保全敌方国家,而不是胜利地攻破敌方国家;胜利地保全敌方军队,而不是胜利地攻破敌方军队……真正厉害的谋略是化敌为友,而不是灭绝人种;真正的高明是多了一个朋友,而不是又树了一个敌人;高明的人是把蛋糕做大,而不是越切越小…… 说到这,明眼人应该马上意识到一组概念,两个字:全和破。将军的最高行动原则是什么?人类战争的最高理想是什么?最高战略思想能有多高?其实不用写论文,不用长篇累述,记住这两个字就行了。就这两个字,激动了世人2 500年。理解了这个,你就明白了智慧的奥妙。 那么,怎么理解"全"和"破"呢?看看西方的国际象棋和中国的围棋就知道了。
![第41节:“全”和“破”的玄机(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3083264975.jpeg)
下过国际象棋的人都知道,那东西玩到最后,惨不忍睹啊!整个棋盘没几个人,那叫难看!整个过程是惨烈的,棋子越战越少,棋盘狼藉、破败不堪,这就是"破"! 至于中国围棋大家是非常熟悉的。围棋就两个颜色,一个形状,没有花里胡哨的人物雕刻,简约里面透着大智慧,这就是境界。围棋讲究占点和占位,下到最后,无论输赢棋盘照样漂亮。你问胜负如何?简单。看看谁占的位子多,一目了然。回味整个过程,棋子是越来越多,满满登登。相比国际象棋的破败不堪,这就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