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孙子兵法说什么》
孙圣人是个融资高手 副作用表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孙圣人早为我们准备了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解决方案,"因粮于敌"。 原文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真会打仗的人,他的队伍总不缺人,永远不用在国内抓壮丁;他的粮食足够用,不用劳师动众从国内搞运输。他怎么做到呢?四个字:因粮于敌--所有需求就地解决。要领在于没粮了,从敌人那里找粮草;没人了,从敌人那里抓壮丁……这样一来,军队需要的所有东西都能满足了。

别小瞧"因粮于敌"这四个字,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伟大贡献。前面我们一直在讲战争怎么费钱,时间一长后果多么严重,现在孙圣人只用四个字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想想我们现在流行的徒步探险,身上背一个比自己还大的包,丁零当啷地挂满了装备,知道的说是去徒步玩新鲜,不知道的真以为是去沙漠远征。结果,玩主往往低估了远征强度,搞不好还适应不了环境,有去无回。多少人为他担心,媒体关注,当地政府担心,后果很严重,影响很恶劣。小小旅行尚且如此,更何况一场战争呢!要知道,从前打仗就像搬家,一大堆的粮食给养、武器装备、锅碗瓢盆统统从本国带,运输大队修远兮。一不小心,迷路了,粮草被劫了,那百万大军就真的不用回来了,危险啊,恐怖啊! 再有,过去战争往往是全民战争,搞运输老百姓是必须出力的。既然出力,就影响生产。不要以为不工作有政府补贴,门都没有,不累死你就算好的。一没有补贴,二没有工资,就等着穷吧。于是,"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当老百姓觉得钱袋鼓了,却买不到东西的时候,经济紧张了,通货膨胀就来了。不过也有例外,发战争财的来了。"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打仗往往就这样,战争打到哪儿,老百姓就穷到哪里。物价飞涨,也许辛辛苦苦几十年奋斗的东西,一觉醒来都没了,蒸发了,毁灭了。 还好,古人很聪明,他们有"因粮于敌",这样一来前面说的恐怖后果,现在就简单了。不就是粮食装备人力嘛,干脆不运了,就地解决。一举两得,不用麻烦自己人,还能削弱敌人。想当初咱们穷人的队伍虽然穷,但穷有穷办法,红军走哪里吃哪里,草根树皮之类都吃过。没人也不要紧,专做好事,不久就来了一群雷锋。敌人呢?都是从美国那里买来的装备,好东西太多,主要精力都花在运输上了,追不上啊! 这就是"因粮于敌"正反面。"因粮于敌"的思想了不起啊,可以让强者变弱,让弱者变强。学会了,就算你是小买卖,将来也能飞黄腾达。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大生意的人从不用自己的钱"嘛,那我们就学学人家是怎样"因粮于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