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孙子兵法说什么》
首先,请看本人提名,由孙圣人创作的开篇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特征:场面宏大; 题材:战争; 主创:孙武; 关键字:日费千金。
![第27节:打的就是钱(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3240694764.jpeg)
不管战争是真的假的,一切都是钱。没钱,哪里来的十万之师啊!想必,孙圣人在钱这个问题上是清清楚楚的。否则他干吗上来先摆场面、拉清单,也用不着用"日费千金"来强调,就不会有"十万之师举矣"的感叹了。原来在钱面前,圣人也无奈。 总之,孙圣人是理解战争的,而且是站在经济角度、跨学科领域理解战争的。他已经有意无意地摆明了观点,即战争是本经济账,战争的性质就是经济,打仗打的就是钱。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了不起之处,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可以自豪地宣称,世界上有资格的军事著作不少,但第一次如此指明战争经济性质的只有孙圣人。 当然,最近也有人把战争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了,市面上火了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也谈战争和经济的关系,但是和孙圣人比,纯属小巫见大巫了。它说真正的战争是金融之间的较量,最恐怖的就是有权有势的总统、首脑也都是货币的傀儡;说控制了钱就可以发动战争、摧毁国家,一切都在金融家的掌骨之中;归根结底,金融经济才是主宰一切的根基。恐怖啊!不过细想起来,这也不算什么稀罕,因为2 500年前的孙圣人早就说了战争就是经济。 诸位看"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什么是"宾客之用",今天的话就是公关应酬;"胶漆之材"就是办公耗材;"车甲之奉"就是设备保养。总之,就是后勤。后勤就是经济,就是钱。没有后勤,战争就没法进行。没有粮、弹药、给养供给,拿什么打?没听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没见到最阴损的计策就是绝人粮道、烧人粮仓吗?很多城池被攻破时没见到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吗? 小时候看电视,发现士兵们都喜欢去前线,认为打打杀杀才是真风光。从没见有人闹着去后勤,觉得那里混不出什么名堂。但这真是没名堂的地方吗?绝不是! 就说大家熟知的抗美援朝吧,我们停在脑子里的恐怕多是上甘岭的勇士,一个个英勇顽强的化身……似乎这就是全部。不,战场一直有两个,还有我们忽略的战场:后勤补给,那才是支持战争的生命线。 遥想援朝当年,美国人很聪明,他们知道毁掉供给线,就赢得了胜利。但志愿军更不笨,这些从小用三国的将军们,怎么可能被别人绝粮草?于是围绕摧毁与反摧毁,无数人付出了生命。但最终,用三国的人战胜了过圣诞的人,志愿军用鲜血铸造了一条打不破的生命线--后勤。从某种角度上说,抗美援朝也是后勤的胜利。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就是物质基础,是经济,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