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回归中的商业反思:孙子兵法说什么》
练内功还是练轻功,玩家的精髓 一直以来,我非常崇拜孙老先生,"五事",就这么几个字,却越捉摸越有意思。为什么孙圣人着重强调知道"五事"就可以料知胜负?就这五个字,仅仅一个系统吗?直到有一天我把握了《孙子兵法》的逻辑,经历了撕心裂肺的商业磨打,我终于成才了。 孙圣人强调的"五事",其实就是在强调实力对抗。实力是长线,偷鸡摸狗的小技巧只能潇洒一时,却不能成就一世。这也就不难解释,孙老先讲"五事",后讲诡计,而且不惜余力地大讲"五事"。在本章中,我也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点,因为这是《孙子兵法》最重要的一篇,讲述了《孙子兵法》体系里最重要的东西--五事。 "五事"是个注重实力的系统,因为它丝毫没有教人卖弄技巧。你能说天道人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取巧吗?不,那是个百年树人的大工程,需要几代人长期的奋斗;你能说权责清晰的约法三章是在取巧吗?不要以为砍皇帝老婆很潇洒,那需要拿脑袋担保的;你能说为将之道是在取巧吗?如果这也能取巧,一定天下大乱。……所以,"五事"是在强调一个地地道道的实力系统,从人心开始,从天地开始,从队伍建设、制度运行开始,根本无法取巧。

老听说某某老板训话时,要求员工苦练内功。孙圣人说练内功得从人心开始,从天地万物开始。可怜现代人都不学母语了。于是我们的内功,从此和人心、和天地无关,更没有真正的人才机制、运行机制。没看到面试老总的,都是二十六七的小女人把关吗?你能指望她们识别"智、信、仁、勇、严"?笑话!可惜笑话还在继续。难怪今天的很多小企业总是长不大,总是有原因的。因为浮躁,浮躁得连母语都不认了,浮躁得只想练轻功,忽视了内功。索性遮羞都省了,把轻功直接改名叫内功,害人啊! 孙圣人是极其强调实力建设的,不仅通过"五事"做了开篇,就是整部《孙子兵法》也处处得到印证,像后面的谋攻篇、形篇,稍加留意就能看到实力论的影子。所以,《孙子兵法》不讲取巧,只谈实力,只看基础。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做事的根本,所谓根本,就是从人心、天地、万物开始。这是"五事"思想,也是整部《孙子兵法》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玩家的精髓 其实,"五事"和"七计"并不复杂,甚至有的游戏就深得其中的精髓。玩家们都知道有个游戏叫三国志,只要是男人,第一次玩都会上隐。此游戏好玩,但要玩好也不容易。我就曾多次梦里筹划中原大事,为了掌握其中奥妙,更不知生了多少白发。其实,现在想起来,什么奥妙都没有。如果你了解"五事七计"就会明白,整个一部活生生的《孙子兵法》。 游戏中,要想不断地攻城略地,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武力机器。为了这个就务必做好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即"道、天、地、将、法",不相信吧? "道"在哪? 打仗总要用人吧,那你就得高度重视自己地盘的粮食、金钱、人口问题。别小看这几个指标,这是个基本问题。没粮、没钱、没人就没兵源,谁去打?玩游戏也要关注百姓民生,以小见大,这是玩家的游戏观,就是"道"了。如果你不信这个邪,就喜欢穷兵黩武,放心,没人给你卖命,绝对没人投奔你。等打得差不多了,兵都招不到的时候还拿什么打?就算勉强有人,士气低落、大将临阵叛变也会是家常便饭,早晚会败阵。一句话,游戏观有问题,你的"道"有问题。 "天"、"地"何在? 打仗怎么能不知道天时、地利呢!不知道历史上哪年哪月有重要大事,不好好学历史是不行的。要做好准备,否则人家大军开过来了,你还在安乐窝呢。进攻要找战略要塞,专找交通枢纽、人口经济重地,这样有助于你的中原霸业。 "将"呢? 战斗总要有大将吧,从哪里来?俘虏、寻访、主动投奔中来。可是,如果不注意人才建设,武力、智力、统帅、技术指数不分,哪来的战斗力?选个窝囊废做先锋,一下被人挑死,不怪自己怪谁? "法"? 最后是建设问题,这就是法。不打仗的时候干吗?别忘了组织好你的智谋团,任命太守,搞个文官体制管理国家,这样你轻松。还要记得让你的将军们多练兵、多开发、造新武器,攻城的时候全靠这个。此外,玩家不能是个小气鬼,要有制度建设。注意多提拔干部、物质奖励。比如给个将军、太守当当,送个兵书、宝马之类。总之,升官发财都不能少。 "五事"齐全了,整个一个模拟游戏吧!真不知道设计游戏的人,懂不懂兵法。想必他一定是找了不能再简单的逻辑进行构架。不过,不懂也好,这更说明"五事"是战争的基础,重点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