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40家企业渡过危机的策略:过冬法则》
导火索:别了!雷曼兄弟 (袁朝晖) 尽管理查德·福德(Richard Fuld)说过,永远不会卖掉雷曼兄弟(雷曼兄弟公司的简称),但在雷曼大楼的巨幅电子屏幕上,已经是醒目的巴克莱银行的LOGO。 2008年9月20日,美国法院批准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收购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的核心业务,巴克莱宣布将出资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纽约总部、两个数据中心以及部分交易资产。 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逼迫这位在雷曼已工作了41年的CEO走上了绝路,这距离雷曼宣告破产仅仅5天。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曾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 突如其来的巨亏 作为华尔街巨无霸之一的雷曼兄弟,是自己亲手将自己推向深渊的。 "我担心我们会变得傲慢。我在伦敦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把我的顾虑告诉了一些董事总经理们。我们曾做出过重大的决定,11年来坚持不懈。如果你变得傲慢,便会迷失方向,并开始犯错误。摒弃傲慢,我们便可以成功。"曾经如是表白的雷曼兄弟CEO理查德·福德,却为他的傲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008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62岁的理查德·福德在31层那套俯瞰曼哈顿中城的办公室,度过了他人生中最为难熬的周末。由于雷曼兄弟员工对公司的不稳定局面愤怒不已,公司增加了对理查德·福德的安保措施。 危机的导火索来自于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
![第4节:导火索:别了!雷曼兄弟(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4511462811.jpeg)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欧美主要金融机构纷纷为次按资产进行撇账,造成严重亏损或盈利大幅倒退。不过雷曼兄弟损失不大,盈利表现仍然理想,全年落得42亿美元利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008年一季度,雷曼依然有约5亿美元的盈利,直到二季度首次出现赤字,截至8月底,雷曼兄弟累计撇账82亿美元。 相比之下,花旗、美林、瑞银的撇账规模分别达到551亿、518亿、442亿美元。花旗集团已连续亏损三个季度。而美国四大投行之一的美林更是从2007年第三季度就出现亏损,四个季度累计亏损193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直至申请破产保护,雷曼的现金储备依然保持正常,一直未出现贝尔斯登式的流动性危机。 为什么看似健康的雷曼兄弟实际上却已病入膏肓呢? 事实上,自从贝尔斯登在美联储干预下被摩根大通收购之后,市场就一直对雷曼兄弟怀有戒心,担心其成为下一个牺牲者。忧虑之处就在于,雷曼兄弟的资产结构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2007年下半年,主要金融机构首先为次按贷款有关的结构性衍生产品CDO(债务抵押债券)进行大规模撇账。花旗与美林作为全球最大的CDO承销商,本身持有的风险暴露不低,随着CDO价格狂跌,他们被迫进行减值处理。雷曼兄弟的CDO头寸并不多,因此在这一轮撇账潮中受损较小。 然而,雷曼兄弟是全球最大的MBS(抵押支持债券)承销商,其资产也主要是以按揭贷款及与按揭贷款相关的债券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雷曼兄弟一共承销1100多亿美元的MBS,相当于花旗与美林的总和。同时,2007年底,其未出售的按揭贷款及MBS头寸共计77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