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4)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还有的母亲无视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报一些特长班,然后逼着孩子日复一日地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此的学习,岂会有快乐而言?

  4.母亲们缺乏耐心,对孩子没有信心。

  孩子若是成绩好了,做母亲的自然高兴。可是若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甚理想,就抱怨、批评孩子。而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做母亲的没有耐心帮助孩子,只是指责孩子在学校不专心学习,或是骂孩子太笨。如此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哪来的学习兴趣呢?

  我见过这样一位母亲,在公园的一角,孩子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小鸟,大人站在旁边看。刚开始还饶有兴致,说:"这孩子看来真有这方面的天赋,赶明给他报个绘画班,让他在这一方面好好发展发展。"

  可是,当孩子画完后,这位母亲的眉头皱成了个大疙瘩:"这画的什么呀?简直一个四不像!太笨了!"一句话打消了孩子对学画的兴趣。

  如此种种,在残酷地打击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你是否也检讨一下自己,以上所说或者我还没有说到的一些不科学的举动,你也在不经意间做过?

 第72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4)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父母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孩子先天生理现象、智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不可能有一种固定模式,也不可能人为地设计一种模式,更不能将一种模式去施教于每一个孩子。所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忌机械地模仿照搬,但有一点是属于共同性的范畴,那就是"兴趣"。

  因材施教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激励和调动孩子的潜能。所以说兴趣是立志的前提,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试想,凿壁偷光的故事是靠父母苦口婆心的唠叨而发生的吗?哥德巴赫猜想用去几麻袋演草纸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白水中捞月的故事……无一不是兴趣痴迷的缘故。

  古今中外,数不尽的精彩故事都源于兴趣,可见兴趣有无穷的动力,是内因作用的源泉。

  题海战术、疲劳战术、限制孩子活动、控制孩子打游戏、看电视等都不如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其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搞个测验,结果你会发现,被动地把一个字写二十遍,不如他在读书时碰到一个生字,自己亲自查一下字典,不用写就能记下来,并且能记住这个字同时具备的几个读音或几种释意。

  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往往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他的心情是愉悦的,思路是清晰的,反应是敏捷的,有时会创造出很多奇迹。

  兴趣会导致你为一个目标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奋斗,会使你忘记疲劳,废寝忘食;兴趣会使你不畏艰辛,战胜一切;兴趣是成功者的摇篮,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是驶向彼岸的风帆!兴趣最大的敌人是厌倦,厌倦最好的朋友是颓废,最可怕的是放弃,放弃最需要的是帮助。

  帮助什么呢?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兴趣培养成功了,你的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兴趣是儿童行为最直接的内驱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影。广泛而有益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它可以使儿童开阔眼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为他们思维与想象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实践证明,成功的、强有力的支柱之一就是对该事物的浓厚兴趣。没有兴趣,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个"兴趣",否则做什么都会觉得很没意思,都会感到痛苦。如此,还能有什么效率可言,有什么成功的希望呢?

  对于孩子来说,在求学阶段,对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精力,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保证。因为只有如此,他才会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负担,他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他的学习效率也才会得到提高,收获也才会多多。

  有的家长也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可是出于担心这样的兴趣爱好影响学习或出于其他方面的顾虑等等,竭力阻止和破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举动。对于孩子的积极兴趣,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尊重和支持,不要轻易浇灭孩子内心的激情。

  带着浓烈的兴趣去探究世界,让兴趣成为孩子成长的拐杖,引领他走向更高、更强、更远的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869.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培育积极现实的洞察(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调整观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发现老习惯的弊端、萌生改变的想法、设计改变计划、实施改变计划等阶段。将对问题的反复贯穿于该过程的始终。在融合思想和行为的过程中,调整观点是一

第72节:沉默是金(1)

系列专题:《生存谋略:历史中的阴谋阳谋》  葛拉西安智慧箴言44  不要轻易地因为友谊而解除武装,否则,最难应对的战争将在这里爆发。相反,当面对敌手时,不要忘记妥协的可能。  沉默是金  182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场叛乱,将其中一

第72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4)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还有的母亲无视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对孩子的期望,为孩子报一些特长班,然后逼着孩子日复一日地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如此的学习,岂会有快乐而言?  4.母亲们缺乏耐

第71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3)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而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忽视或根本不顾及孩子兴趣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会儿让孩子学音乐,一会儿又让孩子学美术。  有些孩子喜

第70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2)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因为依依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很快,很多时候老师刚一讲,她就明白了。而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孩子,老师还要就某一个知识点反复演练或者讲解,已经掌握了的依依自然会走神,

声明:《第72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14)》为网友心野路子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