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7)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如果我们漠视孩子这种心理特点,要求孩子长时间投入学习,势必引起孩子的心理疲劳,从而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了解了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我们就要尊重客观现实,不随意拔高要求,增加孩子负担。孩子在会爬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他马上会跑。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第65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7)
  4.承认差异的存在,尊重孩子的个性。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存在着差异和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视差异,甚至想尽办法消除这种差异,是对孩子个性的不尊重。

  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不仅教育会出问题,而且孩子本身也没有了个性,那我们面对的社会将会是一潭死水,不会有任何发展。

  人正因为存在个性,才比其他任何生物都积极主动,人类社会才比其他任何生物种群都更具有活力。所以,教育要发展人,就必须承认人的差异,尊重人的个性。或者说,差异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教育的财富;我们不仅不该消除差异,而且应该大力发展孩子的个性。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要在竞争中取胜,要取得他人难以取得的成就,靠的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母亲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该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个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母亲们只有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因材施教,我们的家庭教育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而且也只有遵循人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循序渐进,我们的孩子才能从走稳到快跑,学习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大多数的母亲都会干脆地说:当然了,我生我养的,还能不了解?随后就是孩子多大、多高、爱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学习怎么样……

  这就算了解了吗?显然不够。这些大都是有形的外在的,而真正需要母亲们了解的是孩子的内心,孩子的综合情况。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母亲,要开展和实施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

  要指出的是,孩子后天的教养、环境的影响对人智能的开发同等重要。

  每个孩子生来各异。有些孩子可能对音乐敏感,而有些孩子语言能力比较强,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大文豪钱钟书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如果我们试图把钱钟书培养成一个物理学家,或者把爱因斯坦培养成文学家,我们会发现这些努力最终是要失败的。

  因此,所谓的因材施教,也就是顺应个体的优势领域进行发展。

  很自然,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包括他的优势领域与劣势领域。把孩子在各个领域上的能力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孩子的"能力光谱图"。孩子的"能力光谱图"往往和我们的直觉判断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且某些关键能力,例如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平时我们难以察觉。

  例如,某个孩子特别能说,但我们仔细分析他的话,发现语言缺乏组织和中心思想,这可能就是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每个人的个性气质都有差异,即使是同胞兄弟,差异也很大。譬如有一对兄弟,哥哥整天笑眯眯,做任何事都非常专心,而弟弟爱发脾气,不论做什么事,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分心。

  个性和气质本身无所谓好坏,做母亲的要依据孩子的个性气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协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以下是针对不同个性和气质的孩子建议的教养方法:

  1.活动量大的孩子。

  对于活动量大、整天跑来跑去、静不下来的孩子,家长先要包容孩子,孩子并不是故意捣蛋,并不是不肯静下来,而是天生就如此。要避免给他喝太多可乐或吃太多糖果;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场所),让他跑跑跳跳,消耗旺盛的精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876.html

更多阅读

第65节:真诚的分享(1)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真诚的分享  留下的,都是不抱怨的员工  我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美容院,听完你的演讲,回去后我就在员工中推行“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我敢保证,全世界几乎每家美容院的员工休息室都是八卦长

第65节:彻底改变消极的情绪(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人们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些自发的、直接的和有规则的反应。当你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一定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即使是拖延,它也涉及某种形式的行为—拖延行为。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对

第65节:天上不会掉馅饼(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18节天上不会掉馅饼  ——招聘陷阱第三类:创意剽窃  在那次招聘会后,裘小丫陆续收到了几家单位的面试通知。她在其中挑了一个工资和福利都不错的广告公司,经历了一套完整的招聘考

第65节:信贷与资本(14)

系列专题:《经济学经典巨著:经济周期循环论》   如果一个人在谈到资本时,用的是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的涵义,那么他对经济过程或者事情的某些方面考虑得总不会很充足,也就是对企业家活动的可能性,对一般生产手段控制的可能性考虑不足。对

声明:《第65节:五批:不会因材施教(7)》为网友残忍的杀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