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

 第2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一批:盲目进行"早教"

  

  拔苗助长,只能过早地凋零。

  

  "早教"就是早期教育,主要是指对胎儿和婴幼儿的教育。

  如今,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林林总总,"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诱惑着年轻的母亲们。"早教"创造了"神童"的传奇,让她们趋之若鹜。

  为了唯一的宝贝的前程,妈妈们正不惜一切代价地忙碌着。她们把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后,已演变成了"超早期的开发教育"。

  各大书店的"早教"书琳琅满目,铺天盖地:《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1~3岁)》、《三岁缔造一生》、《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零岁育子方案》、《0~3岁最佳人生开始》、《胎儿教育大全》……

  令人惊讶的是,在几乎所有的育儿书中,都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尤其是3岁以前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的数据可谓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年轻的母亲们是否真的明白,对幼儿过早地进行智力开发的利弊呢?

  有位年轻的妈妈,听人说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于是孩子两岁时就开始给孩子灌输数的概念,再大点的时候又给他讲时间、长度等概念。妈妈还特意制订了每天的计划,逐步加码,层层深入。

  这种方法是不是好呢?它是否真能开发宝宝的智力呢?回答是否定的。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感知是受客观实践制约的。研究发现,4岁的儿童认知一日之内的时序还很困难,5~6岁已能认识一日之内及一周之内的时序,但认知一年之内的时序还是很困难。

  5岁儿童估计时间极不准确、不稳定,根本不会利用时间标尺;6岁儿童短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7岁儿童开始利用标尺但尚不能主动利用标尺;8岁以后的儿童才会主动利用时间标尺,时间的知觉准确性和稳定性才开始接近成人。

  可见,两三岁的婴幼儿的感知能力还较差,这时候如果把稍微复杂的时间、区间、长度等概念硬性向孩子灌输,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宝宝感知的错觉,影响到后来的智力的正常发展。进行早期教育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急于求成,凡事还应遵循宝宝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而行。

  一份调查显示,3~6岁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在参加各种培训,众多的母亲们围着孩子的"早教"忙活着,除常规入托入园外,在课余时间不少家长还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于是,孩子在1岁内开始学认字,3岁就开始学外语。多数家长又总是把教育和学习相提并论,他们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是教育效果的表现。

  为此,不少幼儿园也都纷纷推出,诸如"到小学入学前可让孩子识1000个或2000个字"的所谓"特色教育"。问题是超前识字、学算术和外语就真能打造出"神童"吗?那些在"早教"路上奔波的母亲们,你们在教育与快乐中找到平衡了吗?

  我们来看看,2007年10月29日《重庆晨报》的报道:

  家长五年苦心栽培,6岁娃娃会讲三国语言却失语在家。月月(化名)在父母的训练下6岁就会英、法、日三门语言,但一个月前,月月突然变得内向起来,总将自己关在房内,对于父母的关心,月月只能以哭相告。昨日,经过儿童医院医生的诊断,月月患了失语症。

  张青是重庆渝中区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丈夫明春是一家外资银行的英语兼法语翻译。2002年张青和丈夫留学回来就生下女儿月月。从女儿开始咿咿呀呀学说话时,张青就开始用英语和女儿对话,家里放的全都是英语磁带,就连晚上也让女儿听着英文摇篮曲入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939.html

更多阅读

第16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5)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望子成龙,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家长们要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机械的记忆与刺激性教育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育规律,必会导致逆反心理。对子女的教育应该讲究科学,只有先让子女及早融入集

第15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4)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如果说"神童"是可以培养的,那为什么只是某个家族偶尔才会出现一个"神童",却没有一连几代都出现"神童"的?老卡尔威特培养出了"神童"小卡尔威特,那他为什么不多培养出几个来?  我跟好多

第14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3)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于是乎,关于培养"神童"的各种各样的机构扑面而来。中国科大有少年班,北京八中有超常班,甚至很多幼儿园也开设了超常教育实验班。  前不久,一培训机构在北京又推出了"日出计划",号称只

第13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2)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1.明确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  上兴趣班是为了陶冶情操,还是为了学一技之长?如果上兴趣班纯粹是功利目的,非要让孩子达到某种水平,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合适的。   2.不要同时学

第12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1)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当然,教育不公平现象、重点学校制度、择校现象等等,也是母亲产生这种心理的外在因素。消除这些现象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靠所有人行动起来,而不能把孩子往这个怪圈里推。这样下去不行,虽

声明:《第2节:一批:盲目进行‘早教‘(1)》为网友廢惣才张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