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12条黄金法则:不靠父母找工作》
法则┌成功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停止梦想,从现在开始行动 (章前故事)从小做到大,稳步增长的李兆基 行动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了勤奋 行动不能盲目 专注于自己的行动 做事不踏实是职场一大瓶颈 踏实从重视每一个细节开始 找到自己的核心专长 每件工作都需要精心的准备 做好每一个细节,你就做好了100% 没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 每项工作都要付出100%努力 专心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法则四成功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停止梦想,从现在开始行动?法则4成功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章前故事从小做到大,稳步增长的李兆基 1929年,李兆基出生于广东顺德,7岁开始,在其父亲开的银庄学做生意,15岁,父亲就把两家银庄交给他执掌。 1948年,李兆基带着1000元港币到了香港。先是干自己的老行当--炒汇炒金,颇有斩获。之后,他又做起了贸易,并掘到了第一桶金。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起飞,房地产炙手可热。李兆基认为房地产必定是香港的黄金产业。

但是,李兆基此时在香港商场名不见经传,想要在房地产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李兆基找到郭德胜、冯景禧等创立了香港永业集团。 对于公司的经营方针,李兆基觉得可以学习霍英东卖楼花。不过,霍英东卖的是住宅楼宇楼花,而他把重点放在卖工业楼宇楼花,因为香港的形势决定了工业用房将是一个高潮。由于永业集团的实力无法与当时的大集团抗衡,因此永业集团一开业,就不跟大集团去比拼竞投官地,而是去买进旧楼,采用一块块小地盘拼大的方法,几年下来,尽管永业集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资产却稳步增长。 1963年,李兆基、郭德胜、冯景禧三人退出永业另创新鸿基有限公司。在新鸿基,李兆基负责图样设计、土地买入和楼盘销售,几乎概括了房地产的主要方面。 在这个筚路蓝缕的创业时期,他们三人的注册资金有500万港币,实际上只有300万港元,每人各100万港元,财力上没有什么优势,但他们三人齐心协力,到1972年,楼宇营业额已达5?65亿元。 之后,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到1976年,恒基兆业三周年之际,李兆基用了28年的时间,终于把自己从1000元身价变成了亿万富翁。1997年,李兆基更是以147亿美元荣列全球富豪榜第4位,为亚洲首富。 已经75岁的李兆基现任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及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总经理,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丽华酒店企业有限公司、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香港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顺德市荣誉市民,佛山市荣誉市民,广州市荣誉市民。行动是成功的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