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最流行的品牌模式:故事营销》
好莱坞悬疑片式的名字,高规格的保护,一时间,关于配方的流言四起,有人猜测掌握此配方的不超过10人,有人说要打开保险柜,只有公司董事长、市长、可口可乐配方的指定继承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同时到场才可以,如果到场时间不对,就不允许打开。流传最广的传闻是说掌握配方的只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掌握了配方的1/3,这三个人的身份绝对保密,他们都必须签署"永不泄密协议",绝不能将手中1/3的配方泄露给其他人,也包括另外两个部分配方的拥有者。他们也不被允许坐同一架飞机旅行,以防止可怕的意外发生,导致绝密信息的失传。
![香奈儿品牌故事 第9节:第一章 品牌因故事而生动(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83394522424.jpeg)
关于配方的故事越传越神奇,甚至有人总结:世界上有三大秘密是为世人所不知的,英国女王的财富、巴西球星罗纳尔多的体重和可口可乐的秘方。 保险柜里的配方就像《达·芬奇密码》中的圣杯,带给人强烈的神秘感觉,但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可口可乐生产厂遍布除南北极洲外的各大洲,为了维护配方的秘密,所有的生产厂家一律使用由美国总部提供的可乐原浆,各地工厂只负责灌装,那么全球各地的可乐原浆如何来?这绝不是三个、十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要对配方进行完整的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继可口可乐之后诞生了许多可乐品牌,味道极其相近。甚至还曾出现一位美国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料完成了可乐配方,配出的口味相近到连可口可乐的高层都难以辨别。所谓的最高机密是否真是的存在?也许下面的案件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2006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可口可乐秘方失窃案","英勇"的可口可乐全球总部行政助理乔亚·威廉姆斯与另外两人合谋,盗走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欲卖给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可乐。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可怜的威廉姆斯怎么也没想通,百事可乐面对"最高机密"竟不屑一顾。乔亚·威廉姆斯揣着可口可乐的"最高秘密"不但没敲开百事的大门,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送进了监狱。 如果这个最高秘密不存在,那么可口可乐大费周章导演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在改革开放初期,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传播第一招我们就能看到其端倪。 1979年,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订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但仅限于涉外饭店和旅游商店。面对小范围的目标消费群体,可口可乐把第一个宣传阵地选在了《人民日报》上。合同签订后不久,《人民日报》出现关于可口可乐神秘配方的故事报道,尤其突出了保护配方的各种夸张手段。于是一个来自美国的饮料迅速成为文化界流行的谈资,人们争相传讲可口可乐神秘配方的故事,也争相品尝神秘配方制造出来的味道。随着口碑传播的不断扩大,可口可乐开始渗透进我国的各个角落,成了最早占领拥有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的国外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