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楼市的震荡与洗牌:地产大博弈》
他眼睁睁看着这场猛烈寒冬的到来,"现在放盘的业主也很少"。对此,原因一是由于长时间不能完成成交;原因二则是短时间内楼价波动过大,跌破一些业主的心理底线,"他们干脆就不卖了"。 "一年前还风生水起,一年后就尸横遍野。"一语道出了房产中介的天上地下。显然,对于自己的前景,他显得更为茫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长期放假在家,每个月只有千余元的底薪根本无法承载生活的重担。更何况,如果没有业绩,即使这千余元的底薪也不知道会在何时停发。 美国房产经纪人"寒冬"大逃亡就是前车之鉴。在美国房地产业最兴旺发达的时候,许多人加入了房地产中介、房贷发放、房产估价师、验房师的大军。但次贷危机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这些靠房地产吃饭的地产从业者自然也要一起经受"行业寒冬"的煎熬。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或者一人多职,更多的人则是辞职另谋出路。 2007年8月以来,27岁的房产中介人员约翰·库珀的日子比较艰难。几年前,当中介行业迎来一次发展高峰时,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约翰进入这个行业。但好日子总是太短,到2006年,他发现自己的业绩开始直线下降,次贷危机爆发以后,他的业绩几乎为零,甚至连自己的房子也保不住了。他的房子采取的是分期付款,月供利率是可调的,收入减少,月供却是逐月上涨,从月供1300美元涨到了2000美元。以至于后来,约翰欠的钱远远超过了房子本身的价值,于是他只好将房子抵押出去,并且丧失了赎回权。 房地产业衰退让许多中介和经纪人退出游戏。不断下跌的房价和直线下降的交易量,犹如2008年春季里的两股超强冷空气,让多数地产经纪人患上重感冒。或许下面这位地产经纪人的一番内心自白,可以对同行们的处境做出最好诠释: 经过这几个月的淡季,地产中介可能会重新洗牌,一些小地产中介可能会由此关门。因为难以承受门面的费用和员工的工资。我们公司目前也有很多同事回家或转行,来避开这个"冬季",但是,每个走的同事都会留下一句电影中经常是英雄好汉说出来的话,那就是"我还会回来的",大家也会以笑容送别同事。每走一个同事,我们经理都会给我们说一句常用来激励我们的话"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个人选择何种行业,就如同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个人生存与所处行业状况紧密相关,从事热门行业的人,总是忙忙碌碌,对自己的未来怀有壮志雄心;从事日薄西山行业的人,也有可能辛苦照旧,但现实的残酷却会让其忘记最初的梦想。 见微知著,无限隐藏在有限中,见一叶而知秋,见一水而知江海。房地产经纪放"寒"假,赋闲在家或转投他业,并非说明房地产走向夕阳产业的行列,而是房地产大震荡的最具体表现。自古胜者王侯败者寇,在震荡中走下坡路的房地产企业,其员工也在承受着同样的压力,与企业一起体验着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