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楼市的震荡与洗牌:地产大博弈》
步入2008年,不管地产开发商抑或是地产中介,"马太效应"都越来越明显。 2008年的春节,房地产市场蔓延着浓重的观望情绪,严重萎缩的成交量让一些地产中介企业老总愁眉不展,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而有一丝兴奋。1月上旬,"北京最大地产中介中大恒基将关闭50家门店"的消息传来,让浮漂着片片雪花的空气几乎凝固。 早在2007年12月中旬开始,中大恒基已经低调地陆续关闭一些赢利能力不强的门店,加上这50家,有业内人士表示,可能要接近100家。 房地产市场"兵荒马乱"的年代,"关店"二字牵动着人们脑中最灵敏的一根神经,而中大恒基的"大胆出位",不免让人浮想联翩。根据社会心理学所说,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市场上关于"中大恒基品牌店面5月前退市"的传言不绝于耳。是否属实暂且不论,却的的确确加重了房地产的恐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大恒基退市传闻还刚刚开始时,信一天与中大恒基走进了同一条战壕。信一天也在2007年12月就被曝出大规模地关店,延续到2008年1月已经关闭全部的门店,并且递交了退出"存量房资金监管"的申请。2008年1月16日,北京市工商银行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信息系统显示,信一天在北太平庄、草桥等地的分公司已经被"注销",仅有总公司还显示"开业"。 连续两家成交量排名前10位的地产中介公司出现关店现象,给京城房地产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因交易量惨淡而导致地产中介企业无法生存,正当人们即将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理由时,却有一些地产中介企业大张旗鼓地逆势扩张。 2008年1月16日,港资地产中介美联正式宣布调集"数百万美元"进京开新门店,年内将在北京增至60~80家。在此之前,美联已在北京开设26家门店,分布在海淀、朝阳、丰台等区,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抱着对北京房地产的充足信心,美联的举动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
![记忆里遥远的春天 第38节:第三章 冬天来了,春天依然遥远(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84037897523.jpeg)
相对于美联,北京麦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对北京房产市场更为了解,在自己的同行加紧撤离时,它也在暗暗发力。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麦田在北京增开了8家门店,分别包括前一时期在上地、天鹅湾、崇文和望京的门店,以及2008年1月新开的太阳城店、国美第一城店、季景沁园店、富力城二店。 在市场行情开始走下坡路时,麦田仍然高调新开门店,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为了扩大地盘。麦田公司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美中不足的是门店密度不够,做大才能做强,以门店转动生意大乾坤。其次,是低成本的吸引。较之2007年上半年,2008年1月的开店成本要低出许多。"前段时间市场交易旺盛的时候,一个小区里位置好的店面,好些地产中介公司都抢着租,业主就把租金抬得很高,现在那种抢租现象不复存在,租金自然能谈得低些。同时,2007年12月以后出现了不少中小地产中介门店倒闭的情况,直接接手其门店也是不错的选择。"麦田总经理缪寿建做好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