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两位心智大师的“当机说法”:超越时空》
博姆:那个背景和知识是无关的。 克:没错。 博姆:退而求其次,知识才变得重要了。 克:一点也不错。 发问者:我还有一个问题。心智在一开始进化时就已经是现在的状态了,对不对? 博姆:我认为它自从有了思想的结构之后才变得盲目的。 克:十分正确。 博姆:起先是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了知识,后来又延伸到了内心,它并不知道自己会陷入知识的窠臼。 发问者:如果心智重新开始起步,它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克:不,当然不会。 发问者:除非它已经确知。 克:不,我并不想确知什么,你又在绕圈子了。我并不想确知什么,请允许我再深入一点来探讨。 博姆:我们必须先把这一点澄清,因为你曾经说过学习如何观察自己是很重要的事。 克:当然。 博姆:但现在你的说法又不一样了。你应该说明为什么会不一样,你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过去的概念?

克:如果我不放弃,就还是在累积记忆。 博姆:但是就某个阶段而言,学习观察自心确实是很重要的事。 克:不要再回头,我现在才正开始呢!我已经活了六十年、七十年、八十年了,我听遍了印度的上师、基督教和回教的解说,也聆听过弗洛伊德、马克思的话。 博姆:我认为我们应该再斟酌一下。我们已经同意这些都是负面的东西,但它们是否也帮助我们观察和认识了自己? 克:没错,然而最后我发现,这也许是一条错误的路。 博姆:是的,探索了一段时间,我们最后发现这是一条错误的路。 克:没错。 博姆:也许那一段的探索是必要的。 克:也许是不必要的。 博姆:因为我们给了它太多局限。 克:当然。因此我现在才说要放下这一切,因为那条路不能使我有任何进展,不能使我从自我中心的活动之中解脱。 博姆:只说要放下这一切还不够,因为你永远可以希望或假设这一切有一天会生成。但事实上你已经知道,它们不会产生什么效果的。 克:它们不会有真正的效果,我很确定这一点。 博姆:说它们不曾生效还不够,它们其实是"不会"生成的。 克: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奠基在时间和知识之上,换句话说,都只是一些想法罢了。你赞不赞成? 博姆:无论我们如何发展,这些方法全都是奠基在知识和思想之上的,连各种修持法门的惯性模式,也都是思想的延伸。 克:所以我决定把这一切都放下,不再漫不经心,也不再产生对于未来的兴趣,而是彻底认清这一切都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方法罢了。我已经朝北走了数千年,现在我决定要向东走,换言之,我的心智状态必须有所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