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两位心智大师的“当机说法”:超越时空》
博姆:你所谓的科学,指的是不是理智? 克:是的,我指的是理智或逻辑的解说。 博姆:因此,那个背景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

克:不是接触,比这个更好,它是可以感觉到的。人人都办得到。 博姆:没错,它是属于大家的。 克:它不只是某个人的主张而已,它是可以实证的。但你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只说说就算了。要想感觉它,必须有下面几个条件:你的心必须彻底空寂,你的自我感必须完全去除。你愿意把自我连根拔除吗? 博姆:我想人们一方面愿意这么做,一方面却力不从心。 克:等一等。我们重新再来一遍。 博姆:我们必须认清…… 克:这件事和意志力、欲望及努力都无关。 博姆:是的,但是你一说"愿意"两个字,就包含了"意志力"的成分。 克:我的意思是,你愿不愿通过那扇门。我们愿不愿意通过那扇特殊的门,去看看那个背景到底存不存在?你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愿意。这份"愿意"和意志力并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弄清楚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深入去探索它的所有特质,不要执着,不要恐惧,也不需要信仰什么,只要理智地观察就好。如果人类之中有十个人能接上那个背景,科学家就会接受它的存在。可惜我们却找不出这十个人来。 博姆:我知道了,你是说我们必须使这件事变成众人之事。 克:没错。 博姆:这样它才能变成一个事实。 克:变成事实人们才会接受,否则只是一种幻想或信仰罢了。 博姆:一个被达成的事实。 克:然而,谁又会去做这件事呢?科学家认为这件事纯属虚构,宗教人士则认为这件事不是幻想,那个背景确实存在,如果你能办到某些事,就能和它接上。 博姆:是的,但是我认为你说的话一开始就很难被人接受。 克:没错,因为他连听的兴趣都没有。 博姆:而且他成长的背景完全和你所说的相左。一个人的背景往往决定了他的接受能力。举例来说,你要人们放弃时间观念,这一点他们就办不到了。 克:这一点确实很困难。 博姆:但是却很重要。 克:等一等。我可能不会从时间开始说明,我会从小学生的程度着手。 博姆:你总归要涉及比较难懂的部分。 克:没错,但是我会告诉他该先做些什么。 博姆:你说该先做些什么呢? 克:不要有任何信仰。 博姆:一个人也许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信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仰些什么。 克:不,不要有任何控制。你只需要观察自己到底有些什么信仰,如何执着于这些信仰,信仰如何给你一份安全感等等。而且要认清信仰只是一种幻觉,是不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