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崩溃的帝国》
贪婪--把钱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所谓次级房贷就是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次优等抵押贷款,其与一般房贷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这种贷款是提供给那些信用程度较差及还款能力比较弱的购屋者,其利率也比一般抵押贷款高两三个百分点。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 美国不少金融机构在这波美国房市景气扩张的过程中,大幅承做次级房贷,使次级房贷的规模快速膨胀。而在美国房市景气逆转,联准会(Fed)为了抑制通膨压力持续升息,导致贷款者还款压力大增,也造成次级房贷违约率大幅攀升,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相关的负面效应。一些体质比较不健全、以经营次级房贷为主的金融业者如新世纪金融公司等,被迫停止业务,甚至倒闭。 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连续15次降息,在2003年6月份的下降到了1%。2001-2004年间,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美国人购房热情高涨,次级抵押贷款成为信用条件达不到优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放贷机构间激烈竞争催生了多种次贷产品,甚至出现了"零首付"等高风险模式。 但从2004年6月连续17次升息,直到5.25%,给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压力不断增加,房贷违约率上升,市场开始拒绝接受次贷抵押债券。美国房贷市场大概是6.5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一半左右。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洲开始实行新的房贷政策,叫做房屋抵押贷款证券或者简称为MBS,一边仍然是房贷人,另一边则不再是银行而是投资人。在房贷人和投资人之间通过证券化建立了桥梁,将本来不可能投资和交易的产品变成了可以投资和交易的金融投资产品,这就是证券化。 在此过程中,房贷者直接面对的是房贷公司,房贷公司可能是银行、商业机构、储蓄机构,房贷者从房贷公司获得了贷款。钱并不是房贷公司自己的,房贷公司需要钱就找政府,政府做了一种债券发行到社会,就达到了融资的目的,之后将钱交给房贷公司,房贷公司交给最终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