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崩溃的帝国》
据报道,2007年大约有220万美国人面临无力还贷、被银行收回房屋的危险。尤其是那些忍不住诱惑、加入"炒房族"的低收入美国家庭,他们不幸地接过了市场的最后一棒,不仅没有赚钱,还背上巨大的债务。在这样房产市场变化中,只有在前面和中间购房的人才会赚钱。最后面的人不仅不能得利,而且还要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这也就是美国的次级贷款的本源,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美国的次级贷款的确帮助不少人住进"安乐窝",这是它的积极面。但无限制地扩大信用范围,使得一些本来就没有能力支付房贷的人享受到住房,本身就是极端不负责。所以,随着金融杠杆这个大雪球的越滚越大,终于酿成了这场"百年难遇"的举世皆惊的金融灾难。 顾"钱"不顾后的华尔街阴谋 从2008年9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让人震惊的大事发生。频率之快,或许只有1929年的那场大萧条可以类比。 先是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而且开出的几乎是空头支票,需要多少就开多少,这或许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金融拯救。然后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被收购,接着是美联储下属的纽约储备银行以850亿美元接管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 随后这些大手笔一个接一个拯救的方式显然仍然不能消除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崩溃的危险,美国财长又抛出了一个高达7 000亿美元的综合救援计划。接着是华尔街仅剩的也是最大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被迫将其业务模式从投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并开始和银行一样接受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这一"治疗"方案能否平息这场正在蔓延的金融风暴还有待时间证明。 美国金融海啸爆发10天后,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Washington Mutual)宣布破产。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桩银行破产案,摩根大通以19亿美元的价格,向政府购入了该行的银行业务和价值3 070亿美元的贷款组合。但是摩根大通必须为该行可能的贷款损失减计310亿美元,并向公众发行价值80亿美元的新股来补充资本金。 海啸还在持续……

在这场金融灾难面前,不得不追问谁是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呢? 谁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