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同样的绿卡风波,我们把钱学森这样放弃国外身份而回来报效祖国的海归当成英雄,台湾却把因为爱国而放弃外国护照回来的海归当作不爱国的例子,这说明台湾社会也有是非不分,以意识形态为纲的现象。 不过,台湾的问题也在大陆存在。有一位曾经遭到舆论炮轰的海归就抱怨说:"有些人在国内做事,有了钱就办移民,甚至把妻子儿女都送出去,孤身一人在国内当"裸官",但没有人去指责;而我全家都在海外生活得很好,为了回国发展主动放弃海外的事业,却还被抓住外国护照问题而斤斤计较。一个有能力就想出国,一个有能力就想回来,却这样被区别对待,真是令人难以理解。"还有一位华侨在网上表示:在中国社会,非华裔外国籍人是上等人,华裔的外国籍人则里外不是人。
![第39节:2.人才回流与回归(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092780066.jpeg)
当然,包括明星在内,只要没有伤害到国家正当利益,申请外国籍以及移民都是个人自由,跟"叛徒"、"不爱国"挂上钩是不合适的。衡量一个人是否爱国,标准不在于其国籍,而在于内心以及行为上对国家利益的态度。否则,抗战时期许多海外华人华侨捐钱捐物,国内也有上百万没有放弃中国籍的人当了汉奸,就无法正确判断谁是爱国者。何况许多人甚至只是申请外国籍,并没有要求也不希望放弃中国籍,是目前宪法规定他们必须放弃中国籍。 台湾某家媒体就曾评论"国籍风波"说:"如果要说有外国的国籍和绿卡就一定没有忠诚度,那么最爱国的国父孙中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中国最著名的爱国者之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就职中华民国总统时,就同时拥有美国籍。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因为反清活动而遭受通缉,不得不流落海外筹备革命行动。当时,美国又通过了"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孙中山按正常渠道是很难进入美国。因此,1904年3月14日,孙中山就通过朋友、亲戚的帮助,伪称出生于夏威夷而申请到了美国籍。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表示:"你不能质疑孙中山对中国的忠诚度,如果他要当美国人,他当年可以留在国外,他可以生活得很好,他当医生可以做得很好,不是嘛?但他却为了中国的未来而甘冒生命危险。" 值得关注的是,建立中华民国之后,孙中山已不需要美国身份作为掩护,但他一直到逝世的时刻都还一直保留着美国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孙中山在国共两党都地位崇高,因此两岸都有默契地掩盖这一事件--即"一个外国籍人士担任总统"。然而,这又是属于"纸包不住火"的事件,国共两党根本也掩盖不了,1904年4月7日,孙中山从夏威夷前往旧金山,美国移民局官员因为对其国籍产生怀疑,一度扣留过孙中山,并记录在档案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