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回归者的国籍与绿卡 2008年,在中国的两岸三地,台湾、香港、大陆先后都上演了一场"国籍(绿卡)风波"。 作为归台留学生的马英九因为曾经拥有"美国绿卡",而在竞选时饱受攻击。马英九上台后,刘兆玄内阁又被民进党踢爆,因为"外交部长"欧鸿炼等多人拥有外国绿卡。国民党则反击,绿营过去"入阁"官员持有"绿卡"或外国国籍者多达22位,驻瑞士代表刘宽平甚至就还同时拥有瑞士的国籍。
![第38节:2.人才回流与回归(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1084818212.jpeg)
2008年5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从民间团体和外国企业选拔的8名副局长和9名政治助理的名单。结果,担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的苏锦梁律师首先被发现持有加拿大护照而引发风波。此后,媒体调查国籍发现:8名副局长中有5人、9名政治助理中有4人拥有双重国籍。香港特首曾荫权表示:"这些人都是提高香港竞争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人才,请不要追究双重国籍问题。" "国籍风波"也波及到了内地。著名影视明星巩俐的先生黄和祥是新加坡人,但她入籍新加坡还是引发了争议。新加坡海外收入免税,国内个人收入的最高税率远低于中国,大学前的教育免费,是世界上免签证入境最多的国家(超过180个)。巩俐个人如果要去好莱坞发展,无疑会因此更加"方便"。所以,许多人指责她是"见利忘义"、"不爱国"。随后,中国网络开始流行一份"明星换籍"的名单,爆出大批中国明星其实已经是外国明星。 当然,严格来说,台湾和香港的"国籍(绿卡)风波"与内地的"明星换籍"有本质的区别:"明星换籍"是私事,政府高官有外国护照问题是公事。但是,另外还有个区别:许多明星纯粹在中国学习、工作,收入也来自中国,入外国籍后依然在中国发展,外国护照并不是必需品,某些贪官甚至是把外国护照当作"逃跑后路"来办。而马英九这类拥有外国护照的情况,并不是有了钱或当了官后就想"狡兔三窟", 不是因为"赶时髦"、"逃税"、"不爱国"、"退路"等任何原因,而是当官或有钱之前在海外留学与工作的遗留问题,是过去在海外生活的一种现实需要而已。 因此,从法理上看,"明星换籍"可能不该指责,马英九们则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但从情理来看,马英九们则也是不应该指责。某些明星、官员、企业主国内发展事业,身份却换上了外国籍,确实可能是因为海外交往和旅行的方便;而马英九们本来在国外发展得很好,并且拥有外国绿卡可以永久居留国外,来回方便,但他们却选择了回归祖国效力,甚至放弃了外国护照,这反而只能说明他们更热爱祖国。 一位台湾朋友曾向我抨击说:"同样的绿卡风波,我们是谈公事,大陆有人却把私事牵扯到"不爱国"等公共行为,无疑说明一部分人缺乏法制观念和开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