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同时,私有经济也逐渐崛起为全球性垄断企业。自1882年由27家公司合并组成美浮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开始,到200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已经超过6万家,在全球建有分支机构80多万家,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以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占世界总产值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基本左右整个世界经济。
![第22节:2.人才战争:全球化制造(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1168946152.jpeg)
私有企业的跨国扩张也许会受到政府和政策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一定怀有政治目的,尽管政府的决策与政策可能会为私有企业的竞争,并影响他们的命运。企业与企业之间争夺人才,企业也与政府为自身需要的人才而展开竞争,企业全球化还使全球人才战争延伸到了民间领域,并且本土企业即使不从事跨国贸易,也一样可能在本土面对来自海外政府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跨国企业带来了"人才环流"、"人才本土化"等新趋势,也使人才战争成为涉及全球每一个主要行业的常规战争。 "全球化3.0"时代是"个人全球化"时代,但这个阶段对于人才战争的最大影响,在于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知识经济的确立,使人才成为第一资源,智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简单地说,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知识经济不等同于虚拟经济,也包括实体经济例如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与传统经济不同,知识经济的社会生产力决定性要素不再是机器、劳动力、设备、能源等实体物质,而是人的智力、知识、创意、技能等脑力因素,产业价值和利润也大部分流入这一个环节。世界银行一份报告中也指出,当前世界工厂、土地、工具以及机械所凝聚的财富日益缩水,而人力资本对于一国的竞争力正变得日渐重要,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美国,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相比,重要性要高出三倍多" 。 知识经济成为一个"时代",意味着一个庞大的人才阶层创造了主要的国家生产总值,这是一个个的产业,各国需要争夺的不仅仅是顶尖科学家和领军型人才,还包括高新技术人才、基础领域的高级人才、以及自身缺乏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世界各国不能只是为诺贝尔奖得主之类人才开通移民入籍的"绿灯",诺奖得主需要的助手与研发团队、其发明专利产业化所需的经营型人才,也在同样的引进范畴。 人口结构的变化 到2050年,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都可能出现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人的老龄化状况。按照目前趋势,从2000年到2050 年,意大利的人口预计将减少22%,爱沙尼亚减少52%,拉脱维亚减少44%。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在发达国家非常普遍。中国虽然人均收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未来10到20年内也将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当然,日本和欧洲的老龄化要快得多,甚至出现了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的人口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