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当然,从比例来说,发展中国家的顶尖人才流失要更为严重。近二十年,中国和印度还新兴成为最大的人才流失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这样的现象:高新技术人才渴望前往美国工作;最优秀的学生视美国为深造的最佳选择,并且往往一去不归;许多企业主、文娱明星、政府官员基本上在国内发展事业,却把在国内获得的巨额财富砸向海外,按照外国政府指示进行投资,仅仅只是为了换张绿卡……。 尽管有些学者鼓吹人才流失的概念已经过时,人才外流似乎只有好处。但是,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地球科学院副教授罗宾o伊戴尔(Robyn Iredale)则评论说:"那些鼓励这种人才流动的政策,毫无羞耻地把目标锁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人才,尤其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才)……这让人无法接受。"这个学者还指出:"如果不采取政治行动,这些高级人才就会不断地向富国流动,只有一小部份发展中国家能够成为这一体制的外围受益者,其余的则会被边缘化,它们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尤其是卫生和教育则会继续恶化。" 有些国家蒙受损失,自然会有另外一些国家因此受益。美国能在二战之后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持续领跑世界半个世纪,在全球人才战争中成为最大赢家就是关键。

"9·11":美国的转折点 "9·11" 是美国历史也是美国人才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这一事件开始让美国检视自身的国家防御战略。过去,他们把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视为美国利益的最大威胁。此后,美国把恐怖主义的个体当成了更大威胁。伴之而来的则是对外来移民的排斥,移民、留学政策的日渐保守。概括地说,美国人在打击非法移民的同时,却忽略了要保护那些为美国发展提供技术或投资的合法移民,同时还在以国家安全隐患为名把美国需要的许多外来人才也拒之门外。 2002年,美国对学生签证的颁发数量下降了20%,被允许进入美国的具有特殊技能和高等学历的技术移民则减少了65%,H1B年签证总额也在布什政府手上从超过20万回落到6.5+2万。还大约有20万高科技移民离开了美国,返回祖国去发展 。2003年,美国对学生签证的颁发数量又降低了8%。2004年,美国国际留学生入学申请在90%研究院都有大幅下降,平均下降率约为三分之一。 很难说清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的景气,跟克林顿时代H1B年签证额从6.5万增到20万有什么关系。也很难说清布什时代的美国步入下滑通道,与H1B年签证额从20万回落到6.5万有何直接联系。但很明显这两者相互关联,经济不景气带来人才流失,而在人才战争当中的新保守主义则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