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后(4)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麦卡锡主义"并不为美国政府所支持,相反,它是以"政府批评者"的角色出现,通过影响社会舆论来逼迫政府在政策上就范,使得杜鲁门政府与其后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成为舆论的"被胁持者"。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国务卿杜勒斯曾无奈地说:"我们正在麦卡锡的领导下走向美国式的法西斯主义。"正因为美国主流政治精英们并不同意"麦卡锡主义"以狭隘的爱国主义与意识形态作为选拔、使用人才的标准,才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在1954年推动国会发表了谴责麦卡锡参议员的决议。

  开放--尤其是不分种族、不问国籍地向全世界最杰出的人才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入籍并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是美国走向强国之路的关键词。拥有冯o布劳恩这样全球最顶尖的人才--而不仅仅只是美国本土最顶尖的人才--为美国工作,则是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根本。而成为人才战争的赢家又与美国对待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评估人才、激励人才等战略与制度紧密相关。

  正如美国前总统里根所说:"我们是一个由外来移民组成的国家。我们的国力源于自己的移民传统和我们欢迎的异乡侨客。这一点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及。"

  国籍?种族?血统?

  二战之前,美国无论科研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没有今天这么强大。很显然,那些身在世界中心的欧洲科学家们不可能对条件更为优越的本土视而不见,却去对美国那个"新大陆"所提供的经费支持与工作收入"心向往之"。但是,美国对待人才的态度改变了一切。德国、意大利、后来成为战胜国的大多数欧洲发达国家,跟今天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认为人才的出生地、国籍、种族、血统要比其才华、品德以及所能做出的贡献更为重要,因此,许多犹太裔科学家就这样从欧洲被"赶"了出去。美国则恰恰相反,不问血统、种族、国籍,并且主动争取这些人才入籍。

 第9节: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后(4)
  爱因斯坦就如此评论美国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的原因:"要是我们企图把美国科学研究工作日益增长的优势完全归功于充足的经费,那是不公正的。专心致志,坚韧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学成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爱因斯坦自己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德国最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刚刚大学毕业时还曾获得瑞士国籍,但仅仅因为犹太人的血统就不见容于德国,此后辗转于意大利、荷兰,都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尽管爱因斯坦倾向于留在欧洲,最终还是选择了此前只去做过学术访问、却有着"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的美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6630.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1.‘协理宁国府‘中的管理手段(9)

系列专题:《女性经理人打造术:跟王熙凤学管理》  10.在上任前,应尽早表现出上任后的风格。如果不是在同一家团体,也要尽早进入角色。上任后就要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11.即使自己本来就是该团体的成员,但担任领导毕竟不同以往,需要慎

第25节:1.‘协理宁国府‘中的管理手段(8)

系列专题:《女性经理人打造术:跟王熙凤学管理》  1.在进入新环境之前,你就要自己想取得什么成就、主要目的是什么、可能遇到哪些主要困难等等。对问题要有一个总体概念,这样才能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王熙凤刚到宁国府,就看到管理上的五大

第24节:1.‘协理宁国府‘中的管理手段(7)

系列专题:《女性经理人打造术:跟王熙凤学管理》  3.多加关怀  在逢年过节时,做为领导关怀部属的私人生活时,马上就会和他们形成特殊亲密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不仅可以让部属们不要钱而多干活,甚至在关键时候还能使他们去勇敢地从事异常

第23节:1.‘协理宁国府‘中的管理手段(6)

系列专题:《女性经理人打造术:跟王熙凤学管理》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组成的这个群体,最能体现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的情况,前者为后者圈定责任,而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创造的灵性;前者为后者指出奔头,后者则使前者精神充盈;前者教后者工作的方

第20节: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后(15)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尽管欧洲能从发展中国家补充更大量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未必是全球最顶尖,因为发展中国家堪称世界顶尖的人才也一样首选美国。何况,高端人才从来都是多多益善。因此,欧洲有识者都认为,欧

声明:《第9节:1.世界中心交替的背后(4)》为网友试着坚强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