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3节:人才战争 导言(3)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人才战争所争夺的对象,正是那些能够左右全世界经济、军事、金融、能源、科技等所有重要领域命运的顶尖人才。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世界大国首先是人才大国。人才战争的成败,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世界的命运。

  一位学者在英国《金融时报》大发感慨:"人才大战(war for talent)与所谓的‘反恐战争‘有些共同之处。两者都需要对一些难以固定的东西进行大面积地、令人焦虑地搜索;两者都耗资不菲,而且两者都允许领导人夸大其辞。"

  但是,人才战争早已经不是小规模的常态事件。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新的科技革命、全球分工协作的细化、国际产业的转移、跨国公司的崛起等,推动了人才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无论官方民间,政府和企业皆不能置身其外,各大行业无一幸免。任何国家即使不去全球人才市场争夺自己需要的人才,仅仅留住本国优秀人才也要面临一场国际战争。

  截至2005年,全世界已经约有1.91亿人在出生国以外工作,地球上每3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移民。在安哥拉、布隆迪、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拉利昂、乌干达、坦桑尼亚, 33%至55%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已经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工作。而海地、斐济的比例超过60%,加纳达到83% 。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甚至都有超过50万以上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流失到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美国仅仅在1990年到2000年间就接受了41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移民,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10年间也接受了200多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导言 第3节:人才战争   导言(3)
  印度媒体就把这种"培养阶段"由本国投入成本、"产出阶段"却去了外国贡献的情况称为"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挤奶的却是外国人。

  很显然,人才流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去增强了对手,不仅仅是人才教育、培养、培训、替代成本的不可收回,还意味着经验、理念、技术、知识、资金的损失,最严重的是导致自身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一位加拿大经济学教授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掠夺最有才华的人,尤其是从小国、穷国吸引有智之士,可能会损及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出于最糟糕的考虑,可能会让这些国家一败涂地。"

  最不合情理的是医疗、教育领域的人才流失。在贫穷落后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赞比亚1964年独立后所培训的医生90%移民国外,肯尼亚卫生部统计每年公立医院受训医生只有10%留在国内,英国曼彻斯特的马拉维护士比马拉维本土还多。与此同时,全球57个极端缺乏医务人员的国家有36个在该地区,将近50%非洲人享受不到任何医疗服务,这还导致截至2004年还有26个非洲国家的国民平均寿命低于50岁,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莱索托、塞拉利昂人均寿命甚至不足40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6636.html

更多阅读

聊斋志异自序 第4节: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自序(3)

系列专题:《宋鸿兵最新力作: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同时,感谢广大读者和博友的关心,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很难想象自己会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完成这件异常艰辛的工作。  由于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人脉关系复杂、历史事件曲折,加上本人的

太史公自序 第2节: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自序(1)

系列专题:《宋鸿兵最新力作: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自序  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  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

英语口语自学网站推荐 第1节: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推荐语

系列专题:《宋鸿兵最新力作: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推荐语  宋先生是一位在世界经济学领域非常有天赋的学者,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探索历史,研究现实并试图解读未来。宋先生在撰写他的第二本书《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时,已经翻阅了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第5节:人才战争 导言(5)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清华和北大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但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 。从2006年开始,清华和北大已是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200

职业规划导言 第4节:人才战争 导言(4)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这样的现象在塞拉利昂体现的最为典型:医疗人员的不足让塞拉利昂的婴幼儿死亡率在2003年高达16.6%,妇女生产死亡率则是2%,但是,在美国芝加哥医院里,来自塞拉利昂的医生却比塞拉利昂整个国

声明:《导言 第3节:人才战争 导言(3)》为网友愚人自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