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宽心》
如何做功德 一个午后,我正要从东山去佛学院上课,远远见到宝桥那边有一位矮小、驼背、小脚的老太太吃力地走着。我赶紧上前和她说:"请到朝山会馆休息!" 她自顾自地往前走,眼看她急着想从不二门前的石阶下山,我只好上前和她比手画脚地说:"欧巴桑,这边的石阶有100多层,对您可能不太方便。那边有一条斜坡路比较好走,我带您去,好吗?"我带着她走了一段路,才放心回去。 数年后,我到马来西亚弘法,她来电邀我见面,捧出一个牛皮纸袋,对我说:"这些给您办教育。"打开纸袋一看,竟然是80万元的教育基金。 后来,我每回到马来西亚她都拿出二三百万给我。听说其他佛教界人士向她化缘,她却不肯捐出一毛钱。有人问她为什么对我特别,她说:"我这样穷酸模样的老人到佛光山,他毫不嫌弃,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法师。因此,就是要我把一切都捐给他,我都心甘情愿。"
![第44节:如何做功德(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3011809188.jpeg)
她,就是黎姑。 做功德、做善事要把握机会。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及时行善"非常疏忽,对于"及时行乐"倒是非常认真。有的人想要做善事,但是一拖再拖,等到真正要发心的时候已经没有钱了。特别是做官的人要懂得及时行善,所谓"公门好修行",否则等到官位一去,哪里还有权势做好事呢?至于商业巨贾,也不要等到别人求助于你才去施舍,自己有余就应及时行善。钱财如流水,流水一去不容易再回来,为什么不及时行善呢? 与王永庆同为台湾石化产业的先驱者赵廷箴曾经说过:"我们会赚钱,但是我们不会做善事,我们需要宗教界来帮我们做功德。"可见社会上有很多人还是乐善好施的,只是不得其门罢了。其实,功德的范围很广泛,并不仅限于金钱,所以人人都有能力做功德。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做功德呢? 其一,以物质金钱来做功德。过去佛教设有磨坊、当铺,乃至施茶、修桥等,以利益众生;近年来,佛教徒也会以物质金钱做功德,支持各地道场发挥弘法利生的功能,如举办文教活动、慈善救济等。另外,现代人工作忙碌,不能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有人也会把平时的储蓄拿出一部分作为善款布施,或以物质资助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小小布施,对布施者而言不算什么大事,但如"贫女点灯"一般,一钱布施同样获福无量。 其二,以服务奉献来做功德。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今天社会上有一种善良风气是很可贵的,即不少人会到各个机关团体去任义工:到医院里做义工,到寺院里做义工,到学校里担任爱心妈妈,到沙滩、山林、公园、大街小巷去扫地清理垃圾等等,都是以服务奉献来做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