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瞬间识破谎言的心理学:你别再骗人了》
我们的原始本能是谋求生存,但繁殖的强烈需求却也如影随形。营销界显然就是要我们注意这一点,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几乎所有商品广告,从家具光亮剂到火力强大的突击步枪,都给人提供了性爱方面的想象空间。 女孩向前屈身,露出深深的乳沟,广告上的标题是,"她是黛比,她希望你能将这一对用在车子上。"这个广告其实是想要你对润滑脂油枪感兴趣,而且该产品刚好也可以用双手握住。 上述广告背后所蕴藏的心理学智慧是:通过展示女性的美丽,广告商就可以将他们的商品与性愉悦联想在一起。在65%的广告印刷品上,女性的嘴巴都张得开开的,她们的瞳孔则经过数字化处理放大,含有鼓励暗示的意味。理查德·塔夫林格说,这会给男人一种"很好,可以试试看"的信号,让他们能够接受影像的直接和大胆,以及其中的广告暗示。男人是否真的那么容易被操纵?问老天爷吧! 女性则拥有不同的生物本能,她们都在找寻可以供养后代的性伴侣。在广告中描述男人富有、有权势且聪明优秀,通常可以吸引女性对产品产生兴趣,尤其再加入一点浪漫元素更是如虎添翼。不过,在广告刚开始时出现男性会有反效果,因为女性会感觉遭侵犯和胁迫。然而男人呢?他们脑子里只想着性。 有两个男人穿越沙漠:一个打开手提箱,然后一个大型充气游泳池便开始充气(还灌满了水)。他们坐在游泳池边,身旁又有一位穿着泳衣的美女喂他们喝啤酒;当另一个男人问她从哪里来时,前面那个男人便提起了他的第二只手提箱。 该啤酒广告在暗示:男性的力量凌驾于女性之上;而女性只不过是用来服侍男人的大型玩具。当然,这是一种狡诈的骗术、十足的谎言,而且也不尊重女性。畅饮啤酒并不能让你吸引女性,现实生活恰恰相反。 所有与这则类似的广告,都创造了一种幻象:迷人的女人就好像一种特别且免费的礼物,伴随每罐、每袋或每桶产品相送。而其他不同种类的商品广告则将令你快乐、受欢迎或青春永驻等承诺当做礼物。事实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不论我们买什么、以什么价格买下,免费的礼物都不可能从天而降。 或许比尔·希克斯说得对。 还有希望吗? 有位BBC广播电台的听众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广告,说BBC"每晚都有现场音乐会"。但她收听广播时沮丧地发现:广播所播放的是音乐会的录音版,于是她向广告标准局投诉。BBC辩解说,所谓的现场音乐指的是现场录音的音乐,而不是在录音室中进行商业录音的音乐。 为了圆谎,BBC不惜继续编造谎言,竟然狡辩播放现场音乐会和播放现场音乐会的录音没什么差别。广告标准局最终责令BBC修改广告内容。 广告标准局应该代表消费者,站在对抗广告和营销骗术的最前线,但是根据英国消费者协会的说法,在许多情况下,广告标准局所提供的保护实在太少,而且软弱无力。 英国消费者协会对于许多广告毫无节制且不正确的内容表示无奈,希望广告标准局多加注意。比方说,航空公司EasyJet降价后在广告中夸耀他们的航程在一段时间内免税,但却只字不提目的地国家仍会课税。该协会表示:"EasyJet在2003年设下这出骗局,我们对此提出申诉,广告标准局也认为EasyJet在误导民众。于是他们非正式地要求EasyJet公司不准再传播这个广告,EasyJet当时照做了,但第二年EasyJet的新广告几乎和2003年的版本一模一样。" 英国消费者协会指出,广告标准局是通过舆论和劝说来行使职能--假如广告商持续违反规则,它并没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广告标准局可以要求发行商拒收违规广告,也可以要求广告商修正广告,还可以要求商业团体驱逐违规公司,但它就是不能取缔违规广告或课以罚金。 在更严谨的法律、更有力的管理者和监督单位出现前,我们都得继续在广告和营销业铺天盖地的骗术和谎言下度日。 不过现实也并非完全悲观。还是有些公司希望诚实地面对消费者,或至少对产品的宣传花招能有所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