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瞬间识破谎言的心理学:你别再骗人了》
为什么要说谎? 我们还只是儿童时,就已经说了那么多的谎话,到了青春期,很多人通常都会成为老练的伪君子。在青春期初期,说谎是否熟练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对大人在诚实方面的教导无动于衷,只遵守自己制订的规则。结果到了青春期后期,我们往往会变成异常出色的骗子。 某天我去拜访华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马丁·史金纳博士。碰巧那天是他的学生提交论文的期限,于是博士花了大半个上午聆听学生们无法按时交出论文,希望教授宽限几天的一连串借口。
![第11节:撒谎的历史(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4951139520.jpeg)
"他们丢给我各式各样的借口,像是亲人过世、生病或电脑故障等,"史金纳博士说,"有些理由真的是煞费苦心,堪称借口中的杰作。和那些天花乱坠般的理由相比,我更相信一个合理的借口,比如他的论文被狗吃掉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理由,他的学生往往还是能如愿以偿。"既没有律师,也没有证据指出这些学生在撒谎,所以很难不给他们延长期限。"史金纳解释,"我必须相信他们是诚实的。" 马丁·史金纳知道为什么说谎对人类来说那么重要,他说:"谎言能够让人类的社交运转更加顺畅。"当我们学会使用语言和察言观色时,也就学会了假装、谄媚和奉承,还会养成天天说谎的习惯。真话有时候会带来伤害,所以我们在面对"我胖吗"或"你爱我吗"这类问题时就经常使用白色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很重要,它们能维持我们的自尊。"自尊就像一部缓冲器,可以缓和生活中可怕的焦虑感……以及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史金纳博士解释,"一个人感到积极自信时就不会焦虑。当我们还年幼时,父母会在身旁无条件地给予充分的关怀,称赞我们聪明又美丽(即便事实上不是),而我们也为此坚信如是的自我观念,并耗尽大半生时光来维持这种观念。" 尽管善意的谎言能让生活更加愉快,但有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在某个电视才艺表演节目中,一名参赛者满怀希望地唱了几首小甜甜布兰妮的歌曲,但唱功难以恭维,结果她被打断并惨遭奚落:"好好的歌被糟蹋了"、"完全没有才艺"……"给我一个机会,"该参赛者恳求着,"我可以做得更好。"在演播室外,她一边掉眼泪,一边抱怨评委不公正且一点也不看重她的才华。后来她不但没有汲取教训,反而又去参加伯明翰小姐的选美比赛--显然她甚至无法通过海选。这位年轻的女性是无辜的谎言受害者:她在过去的岁月里,听到太多来自亲朋好友的善意谎言,真的以为自己既美丽又多才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