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瞬间识破谎言的心理学:你别再骗人了》
童言不假? 人类说谎的本能与生俱来,有些圣人仅在非常时刻才会撒谎,也许只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管教非常严格。事实上,大部分的孩子小小年纪便能做到说谎不打草稿。 针对孩子撒谎的现象,科学家提出了"心智理论",指出孩子会认识到每个人的想法各异,而他们可利用此情况来欺骗他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点后,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止他们说谎了。 撒谎的能力大约在三岁左右便与语言能力同时被开发出来。美国有项研究,研究人员将一群三岁大的幼童安置在一间房间里,周围摆放了一些新奇的玩具,研究人员告诫孩子们不可以转头去看那些玩具,然后离开。五分钟后研究人员回到房间,问每一位小朋友:"你偷看了吗?"尽管录像显示有90%的小朋友回头偷看了,却只有38%的人说实话。另一项针对不同年龄层小朋友的实验则显示,小朋友的年龄越大,就越有可能说谎。满五岁的小朋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承认他们偷看过玩具。 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心理学家艾尔德·威瑞认为,小孩子天生就是当骗子的料。他举例说,当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接受祖母所馈赠的礼物时,即使她并不喜欢这个礼物,也会做出热烈的反应。威瑞认为小朋友说出这类谎话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鼓励。 每个父母应该都还记得让小孩子承认犯错有多难。我们经常会使用以下招数让孩子就范--声言不再爱他们、不再和他们说话、不带他们去旅游,还有更经典的举动:吓唬他们圣诞老公公不会送礼物给顽皮的小孩。不可避免的是,当小坏蛋们知道这些处罚只是吓唬的时候,就会认为:妈妈和爸爸总是说话不算数;既然他们可以说谎,我当然也可以。
![第10节:撒谎的历史(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4958156563.jpeg)
但如果处罚是真实的,有时也会促使孩子们为逃避处罚而说谎。对此威瑞解释道: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吩咐不准吃比司吉面包,但她还是忍不住吃了,稍后妈妈问起时,小女孩承认自己吃过,于是妈妈很生气地处罚了她。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后,小女孩便知道承认做坏事会遭到惩罚,于是就开始说谎以逃避受罚。小女孩的谎言很快就被揭穿了,她的父母告诫她:说谎是不好的行为,以后若是说谎就得受罚。于是现在小女孩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假如她犯错了,说真话就会受罚;但如果不说真话,还是得受罚。不久之后她知道父母并不会察觉她所犯的每一样错误,因此最后只在被发现犯错的时候才如实招来。